“讓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微信”是騰訊企業微信的標語。從2016年6月騰訊企業微信上線1.0版本至今,這句話被放置在企業微信的官網首頁,至今未曾更換。
而完成使命并不容易,企業微信想讓國內4300萬企業擁有自己的IM工具——而騰訊花了整整七年,才讓國內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裝上了微信。
“標準化工具與個性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是橫亙在企業微信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對于 C 端用戶,一套微信即可“打遍天下”,但在 B 端市場,不同行業、規模、管理風格的客戶,都對企業級產品有著天差地別的要求。
因此,當企業微信融入企業客戶時,它無法繼續依靠原有的 IM 等社交通訊能力滿足企業需求,而是需要在產品形態上做得更“厚”,以承接企業 IT 數字化轉型中,包括協同能力、數據可視化、以及最終提升生產力的種種要求。
鈦媒體曾在《零售業大變革,企業微信在扮演什么角色?》一文中細數了企業微信在零售業的展現形式。11月13日,企業微信在上海舉辦制造行業沙龍,長安福特、中國商飛等制造業公司圍繞企業微信的落地應用進行了分享。
連接:從內部員工,到外部客戶對于動輒幾萬人的制造業集團來說,把全體員工“拉”到企業指定的移動辦公平臺,是個不小的挑戰。
根據長安福特 CIO 吳勁浩透露,由于企業微信與微信先天在使用方式、通訊錄互通等方面的優勢,長安集團超過三萬名員工遷移至企業微信,總共花費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而在完成員工遷移后,長安集團根據自身需求,在企業微信上搭建了IT、直播、員工交通車、移動HR、銷售和客訴、采購及媒體中心等多板塊管理與服務功能。
以交通車為例,員工使用企業微信掃碼乘車,司機可以在企業微信中實時了解乘車情況,后臺可根據掃描數據生成報表,為排班提供決策支持,新方案成本比原來降低93%,數據準確性達到100%。
在企業內部流程管控環節,企業微信也為長安集團提升了業務推進效率。
“企業微信給長安定制了專門的業務報備流程,假設一個流程沒有被管理層及時處理,就會自動往高層推進,是也不愿意流程最終走到總裁那里,所以必須盡快解決。”吳勁浩對鈦媒體說。
除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企業微信還將“連接”的作用轉嫁至企業外部的上下游客戶。
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對外部連接需求的主要表現在兩方面:1、連接客戶,通過直接觸達終端用戶,增加銷售成交的撮合率,同時獲取用戶反饋,以 C2B 形式促進產業改造;2、連接經銷商等上下游,將分散的經銷體系利用企業微信的觸角快速串聯,增加整條產業鏈聯動,提升各個環節的配合效率。
談及具體的“連接”方式,企業微信產品部行業總監王瓊為鈦媒體舉了這樣一個案例。以4S 門店來說,掃描通過小程序,可以實現門店銷售(企業微信)與用戶(微信)端的胡同,銷售就可以及時將預約、優惠等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另外,企業微信的企業認證功能,也讓銷售在服務時可以擁有更可靠的官方身份。
可以看出,在對外輸出的 B 端方案中,騰訊在社交層面擁有的流量優勢,也成為切入企業客戶的另一利器。
10月下旬,企業微信更新版本,宣布與微信在群聊功能內測中實現互通,再加上今年4月內測上線的企業微信與微信賬號好友、單聊互通;誕生僅兩年的企業微信,在擁有150萬家注冊企業用戶后,得以“共享”微信端的10億流量。
在企業微信產品部行業副總經理王宏巖看來,傳統意義上,企業 To B市場的連接是企業間隔的聯合體;而在中國會多出一種連接方式,就是 B 和 C 之間的連接,即:企業怎么跟它的客戶、上下游進行連接。
“對于企業微信這類區別于傳統 To B 的社會化工具,我們也在探索一條中間鏈路。”王宏巖對鈦媒體說。
以企業微信的客戶殼牌石油為例。由于殼牌石油的經銷商包括數萬名在縣城的“夫妻老婆店”式修車鋪,這類分散的小 B 商戶不適用于正規企業系統,但利用微信的普及優勢,殼牌石油得以從大 B(大區經銷商)到小 B(夫妻老婆店)打通上下游,以實現對分銷體系的管控。
開放:騰訊不做壟斷型的事情在企業微信的一級頁面中,“信息、通訊錄、我”三個入口與微信一致,唯獨多了一個“工作臺”。
這個在企業微信中獨有的入口尤其重要。由于企業微信針對工作場景,充當了企業專屬系統工具入口的工作臺自然代替了微信朋友圈的社交角色。在工作臺中,除了標配的審批、簽到、公告等功能以外,企業微信還把合作的第三方開發者(ISV)工具放進工作臺,以豐富現有的應用生態。
為了吸引更多 ISV 進駐企業微信,騰訊也在加劇其開放生態的建設。
“如果企業微信要做一個大而全的東西,把各種應用全部累積在上面的話,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用不好,也違背了開放生態的目的。”王瓊對鈦媒體說,“騰訊不做壟斷型的事情。”
在王瓊看來,企業微信發展至今已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延伸,分別基于通信 IM 層面、后臺系統OA 層面、以及內部數據互通層面。如今,企業微信正聚焦于深扎行業,將零售、醫療、制造業單個企業的先進工作方式傳遞至整合行業。
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上下游供應鏈因溝通不暢而造成的生產和需求之間的錯位時有發生。廣西玉柴機器集團用企業微信連接集團兩萬多名員工和九千多臺設備,在優化管理的同時降低了溝通成本。未來,通過拓展第三方應用,也可集成全部供應商和客戶管理系統。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開始注重信息化、移動化管理,并自主開發了大量APP應用。如何將這些繁雜的APP及其背后的系統、帳號體系集成到一個平臺上,對于制造業而言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企業微信就將“APP遷移”這個環節的難度降到了最低,針對企業日常的應用場景,企業微信具有可延展性,開放眾多API接口幫助企業等進行定制創新,接入已開發好的自建應用。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真實場景,企業微信團隊也按照零售、教育、醫療等類型,“下場”至一線獲取行業經驗。
“企業微信各個行業的負責人都會挑選行業的頭部、中部、腰部客戶,去到某一個4S店、輕工業或者重工業工廠做調研,以觀察整個生產線流程到底是怎樣的。”王瓊告訴鈦媒體。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