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把現代工業裝進博物館 讓汽車跳出傳統出行工具范疇

發布時間:2018-11-20 13:45:48 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caobo

把現代工業裝進博物館,車享新車要“創享”你的出行未來

出行產業的未來,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未來汽車出行是什么樣的?如今有這樣一種共識:展望未來十年,汽車消費方式、人與車的關系都將被重新定義。

麥肯錫(McKinsey&Co)曾聯合彭博新能源經濟資訊(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發布了一份關于未來出行的報告,報告稱:

“許多快速發展的趨勢正在影響出行領域,這些趨勢包括汽車電氣化、共享移動性和自動駕駛,這三個屬于核心的移動性趨勢;還有一些輔助趨勢,如連通性和物聯網、公共交通、宜居性和可持續性、城市化和其他宏觀經濟趨勢、以及能源生成和儲存的分散化。”

也就是說,未來的汽車產業將與過去完全不同,可能要從純粹的產品擁有模式轉向一系列交通服務。

2018年1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公告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汽車產業正在實現前所未有的快速“進化”,智能網聯汽車逐漸成為搶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戰略的制高點,并作為國家戰略逐步推進,促進汽車、交通、信息、通信等多產業的融合發展。

汽車將會從一種單一出行工具,轉變為又一個全新生活空間,最終將形成智能移動出行的終端與平臺。

這也是發生在我國改革開放40年間的重大變化。

1978年,我國汽車產量僅為14.9萬輛,占當年世界汽車產量的0.4%。2017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901.5萬輛,占世界汽車產量的29.8%,并連續九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制造大國。

數據來源:發改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發改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作為消費級工業產品中最重要的門類,汽車工業上下游涉及多達數十個能源、重工業、輕工業行業,加之今天智能汽車所面對的數字化、科技升級的廣闊未來,汽車工業,特別是智能汽車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制造之錨”,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平繞不過去的硬指標。

瞬息萬變的40年間,汽車工業的“中國智造”暗流洶涌。各大汽車集團多已建成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發基地,開展了高水平的產品自主設計。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汽車產業和其他制造產業一樣,利用難得的歷史機遇,向世界全面開放,獲得了寶貴的技術、資本和管理資源,整體上迅速提高了我國汽車產業的水平。

當前,國內汽車市場的潛力巨大,智慧出行、智能駕駛將成為未來汽車突破的重點。

在消費層面,汽車消費正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對于 85后、90后這樣的主流消費人群來說,他們的購車用車需求更多地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馬云曾在2017年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說到:

“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定制化的,一定是C2B,而不是B2C。”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市場中,79%的消費者有車載互聯功能需求,對于整車銷售、維修配件等汽車周邊服務的定制化需求也較以往更強烈。定制化正開始逐漸“走下圣壇”,成為普通消費者、大眾化汽車品牌的共同向往。

作為首創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制模式的汽車企業,早在2000年,上汽集團就開始在線下實體服務以及線上業務做布局,并于2014年上線了中國汽車市場首個全生命周期O2O電子商務平臺——車享。2016年末,車享CEO夏軍正式發布了差異化+個性化的“享定制”品牌,成為車享提升汽車電商差異化競爭力、實現“自我造血”的一個突破點。

日前,車享旗下的整車銷售電子商務服務品牌 “車享新車”,聯合北京汽車博物館以及鈦媒體共同創辦了一個以定制化為特色的科技互動體驗空間—— “創·享未來出行”。該項目將于11月20日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在這個空間里,觀眾將依次通過三個體驗區域:創享工坊、幻享視界、奇享空間,分別對應展現了定制化車身、定制化出行、定制化未來的個性化想象圖景,盡享現實、虛擬與暢想三重定制體驗。

把現代工業裝進博物館,車享新車要“創享”你的出行未來

在創享工坊,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屏360°查看包括創·戰紀、探界者、科邁羅定制車在內的不同車型,了解車身細節與具體改裝步驟,并按照個人喜好定制車輛外觀套件,如前后燈組、輪轂樣式尺寸、車身包圍等。觀眾還可以在熏黑色的車身上使用藍色眩光線條手繪自己喜歡的造型,定制屬于自己的創·戰紀車型。

在幻享視界,觀眾將通過VR設備,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定制化出行的豐富場景。

把現代工業裝進博物館,車享新車要“創享”你的出行未來

出自己對未來汽車、未來出行的想象,這些描述會經語音識別后錄入數據庫,最終呈現在時空膠囊的大屏幕上,如星空般隨機浮動呈現所有觀眾的想象。

把現代工業裝進博物館,車享新車要“創享”你的出行未來

“創·享未來出行” 科技互動體驗空間在北京汽車博物館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我國第一個由政府主導建設的汽車類專題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始終堅持成為“不只是看車的博物館”,倡導“愛車就是愛生活”,力求打破國家、地域、品牌的界限,與全球汽車工業理念相合拍,把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融入到世界百年汽車史中,尋找國際化與民族化、專業性與趣味性之間的最佳結合。

自2011年9月23日正式開館以來,北京汽車博物館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達 600萬人次,累計開展各類活動500多場。堅持科技與文化、科技與藝術、科技與生活的生動演繹,是北京汽車博物館保持鮮活生命力、強大吸引力的關鍵。

法國米盧斯國家汽車博物館館長理查德·凱爾曾這樣評價北京汽車博物館:“我們的藏品比你們多,有100多個品牌600多輛車,但你們的展覽水平超出我們許多。十分贊賞你們的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三館合一的定位,我們要改變。”

此次互動空間的“創·享未來出行”主題,集中體現了目前全世界汽車行業前沿發展潮流,更為在中國市場及大策略指引下的“中國造”奠定基礎??萍技映值娜の缎曰?,以及對汽車出行充滿想象力的探索讓車享新車與北京汽車博物館一拍即合。

“創”突出體現了科技理性的探討,“享”則是人文感性的表達。以“創享”為名,讓汽車跳出傳統的出行工具范疇,將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文化喜好、社交習慣以定制化的方式進行現實和虛擬的多維度呈現,讓汽車生活的“創”和“享”在這個體驗空間中隨心綻放、交融。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歷史的見證者,北京汽車博物館未來將繼續創新展陳,持續探討“人-車-社會”的綜合性命題。而車享新車也將以此項目為契機,與用戶共同暢想汽車出行的未來,借助科技手段,不斷的產品化、技術化、系統化,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連接和更高頻的互動,用情感加數據的連接和用戶建立空間信賴的關系,共同營造數字化時代的汽車生活心享受。

標簽: 現代工業 博物館 出行工具

上一篇:解碼“認知之輪”:AI與人類的終極一戰
下一篇:中國特色的社交電商,未來會如何演變?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