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制定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確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等17個揭榜方向,每個揭榜方向涉及多個細分領域。國家發改委11月19日也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業鏈協同和產業生態培育。
未來,“AI+”將是國內人工智能發展的主旋律,“政策、技術、需求”將共同推動該戰略深化和落地。預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接近1000億元。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而融合發展帶來的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機構看好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相關細分領域企業將迎來較大發展機遇。
事件驅動 政策持續加碼人工智能
為加快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落實《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制定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將征集并遴選一批掌握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科研機構。《工作方案》確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等17個揭榜方向,每個揭榜方向涉及多個細分領域。
根據工信部的 《通知》,到2020年,突破自動駕駛智能芯片、車輛智能算法、自動駕駛、車載通信等關鍵技術,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水平。突破智能服務機器人環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實現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的批量生產及應用。智能消費級無人機三軸機械增穩云臺精度達到0.005度,實現360度全向感知避障。全國90%以上地區的寬帶接入速率和時延滿足人工智能行業應用需求,在重點企業實現覆蓋生產全流程的工業互聯網示范建設,在重點區域初步建成車聯網網絡設施。
國家將對評選為標桿企業的公司給予重點推廣和支持。頭部公司得到支持后將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公司的差距;頭部公司利用技術與產業的結合,形成示范作用后,將進一步拓寬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技術落地的質量和數量,利好各AI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國家發改委近日也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發改委表示,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會同有關部門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業鏈協同和產業生態培育。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傳統產業融合前景值得期待。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終端應用產品豐富,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等技術,正在與安防、交通、醫療、教育等傳統領域深入融合。未來,“AI+”將是國內人工智能發展的主旋律,“政策、技術、需求”將共同推動該戰略深化和落地。
市場分析 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
人工智能將引領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國內“AI+”戰略輪廓已顯現。隨著人工智能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其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影響力將逐步累積。麥肯錫研究顯示,2030年AI可能為全球額外貢獻13萬億美元的GDP增量(相較于2018年),平均每年推動GDP增長約1.2個百分點,足以比肩人類歷史上前三次通用技術革命(蒸汽機、電氣化、信息化)帶來的影響。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人工智能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梓鈞近日表示,預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接近1000億元。而隨著產業未來的高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而融合發展帶來的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其中,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由于技術領先,且產業鏈完整,未來將引領行業發展。
投資機會 細分領域有“錢景”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根據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像互聯網一樣持續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通過對于數據信息的高效處理,幫助企業和用戶持續改善經營效率和使用體驗。
對于行業投資機會,機構分析認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上行。建議關注自動駕駛、智能服務機器人、金融科技、智能穿戴設備等人工智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商業化應用的細分方向。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