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大型科技公司推出了健康云

發布時間:2018-12-03 09:25:55 來源:企業網D1Net 責任編輯:caobo

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我目睹了一場小組討論,頂尖科技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就醫療計劃展開了討論。他們堅信,大型的云技術提供商將會顛覆醫療行業,主持人因此將其稱為云之戰。

我更傾向于稱其為健康云之戰。

到底誰占據了市場份額,云之戰已經分出了雌雄。微軟、亞馬遜和谷歌脫穎而出,IBM也同樣鶴立雞群。但是,這些市場份額主要是指云計算即服務(cloud computing as a service),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總的來說,基礎架構即服務的提供商正設法將企業的計算負載從傳統的數據中心遷移到云端(它們的云端)。它們通過現收現付模式來推動云遷移,這類似于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在我們家中使用電表對電力消耗進行收費的模式。

另一方面,整整一代的“在云中誕生”和“只為云而生”的初創公司正在引領醫療方面的創新,潛在的贏家將獲得多達數十億的風投(VC)。這些初創公司(尤其是硅谷的初創公司)專注于開發“最后一英里解決方案”,它們主要是抱著“打造和展望”的心態來運營。然而,正如我在前一篇專欄文章中所討論的那樣,初創公司的生態系統正在解決當今數字健康領域的一個重大缺口。從云的角度來看,這些初創公司主要以軟件即服務(SaaS)模式來提供解決方案,以主要云提供商的基礎設施即服務模式作為其應用程序的主干。

健康系統、電子病歷和云

然而,為初創公司服務或想要為它們服務的醫療企業和提供企業B2B服務的大型科技公司又怎么樣呢?首先,醫療行業一直在緩緩地推動云遷移。其次,正在從長達十余年實施昂貴的電子病歷的高額投資中恢復元氣的健康系統則專注于優化電子病例系統和提高其投資回報的方法。有鑒于此,盡管醫師群體對糟糕的用戶界面和額外的數據輸入工作表示強烈的反對(詳情請參閱Atul Gawande博士的文章《為什么醫生討厭計算機》),醫院的管理者和首席信息官正在將Epic 和Cerner等主要的電子病例供應商視為啟動高級分析和數字健康體驗的首選。

然而,由于人們最初將電子病例供應商定位為臨床工作流程和交易處理記錄系統,電子病例供應商是否就是高級分析功能和數字健康解決方案的正確選擇,目前尚不清楚。在此背景下,幾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已經介入了所謂的健康云平臺。谷歌、微軟、Salesforce和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 Healthcare)等大型科技公司在過去幾年都推出了健康云產品,幾家規模較小的公司也相繼效仿,還有更多公司正在醞釀中。但是,當這些公司提及健康云方面的產品時,它們想傳達什么意思?

健康云何去何從

健康云產品是以平臺即服務(PaaS)的形式提供的一系列集成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具有集成度十分完整的工具和技術,這些工具和技術是專門為數字健康應用程序的開發而定制的。這些方案包括后端的計算基礎設施,前端的開發環境和一系列中間件服務。此外,為了遵循醫療行業的數據隱私、安全性和相關的合規性需求(包括《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人們還專門建立了健康云環境。許多健康云提供商還在云中提供高級分析功能,并為希望利用運行這一系列健康云的所有組件的開發人員提供一系列API。

管理健康系統的首席信息官在選擇使用健康云平臺時面臨幾個關鍵問題:

我們到底在買什么?

健康云提供商可能將標準軟件打包到支持云的版本中(例如CRM),將其稱為健康云,并要求健康系統根據用戶許可簽署標準協議。另一方面,健康云是以現收現付模式實施的一系列松散的工具和服務,這種模式讓企業自行決定如何將工具集結合到重要的應用程序中。這兩種模式都未能兌現這兩個承諾——開箱即用并實現對云計算十分關鍵的定價透明度。

這將如何與電子病例系統集成?

健康云處于這些記錄系統之間——Epic、Cerner以及重新定義患者和護理人員體驗的數字健康應用程序。健康云提供商必須依靠電子病例供應商連接到患者記錄,并依靠數字健康的創新生態系統來構建最后一英里體驗。這為首席信息官提出了基本問題:為什么我們還需要健康云?為什么不單獨購買單個組件并將它們組裝到我們自己的健康云中?

我所有的數據都遭遇了什么?

有些健康云捆綁了高級分析工具,尤其是與谷歌和微軟等公司的工具捆綁在一起。但是,這些高級工具主要在云環境中運行,是云平臺不可或缺的一個功能。對希望利用這些工具的醫療系統而言,其患者的數據集可能要在第三方云環境中復制,這就是可能的影響。雖然這對于匯集多個來源的數據可能是必要的,但這也引發了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成本。

僅在云計算和內部部署的范圍內,健康系統必須在云戰略上找到發展的方法,從而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和其它問題。與此同時,健康云提供商也不能閑著。Toby Cosgrove博士(他曾任克利夫蘭診所的首席執行官,現任Google Cloud的顧問)表示,谷歌等公司要專注于這樣的事情——如何在Epic和Cerner等電子病例系統上添加應用程序,如何避免向健康系統出售大的大宗云合同。他的評論表明,健康系統已準備好進行數字化轉型,但還沒有為大規模云遷移的計劃做好充分準備。現實情況是,不進行云遷移,數字化轉型就無法實現,反之亦然。為此,健康云爭奪權力的游戲才剛剛開始。

標簽: 科技公司 健康云

上一篇:混合云網絡成企業新寵 阿里云斬獲創新大獎
下一篇:我國在芯片制造領域取得新突破!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