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4日電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14日表示,關于月球科研基地,目前都在論證當中,是個概念性的藍圖,沒有具體方案。
資料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中新社發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1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問:很多人希望了解,在月球上建一個研究基地的成本會有多高?能不能給我們透露更多一點的信息?我們大概在什么時候會完成這個計劃?另外我們會跟其他國家一塊來探索建設這個計劃嗎?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對此回應,關于月球科研基地,目前都在論證當中,是個概念性的藍圖,沒有具體方案。現在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提出了相關概念,機器人也好、有人也好,到月球上,如果有更多的探索和開發任務,頻次高了,應該有一個支撐常規探索的基礎設施。這個基礎設施可能是各國貢獻各國的力量,就像這次中繼衛星一樣,我們歡迎國際同行使用。嫦娥八號只是試驗部分技術、演練部分功能,不是建成月球基地。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則介紹,這次決定在月球上長期進行科學研究,或者人要到月球上長期工作,就必然經受月夜負180度的溫度或者月晝100多的溫度,這種環境條件肯定受不了的。根據月球和地球以及太陽這三者的關系,黃道面和白道面基本上在一個大平面左右,因此有可能月球南極或者北極可能存在著連續光照,我們初步推算,在月球南極可能有超過180天左右的連續光照,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長期從事科研研究的基礎環境,這是最難得的。因此后面的月球探測,包括其他一些國家,據我所了解,都瞄準了南極或者北極能夠長期觀測。這是我們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科研站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至于這里面要花多少錢?吳偉仁表示,通過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這一系列的投資,試驗設施的建設、模塊化研制,應該說花不了太多的錢。至于國際合作的問題,我們歡迎在科研站建設過程當中,能夠和希望進行合作的國家進行長期有效的合作,甚至可以深度合作,比如說現在搭載一些國外科學載荷、一些儀器,下一步可以和一些國家一起,他們負責一些分系統甚至系統級的研制,這都是可以的,這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舞臺。
標簽: 月球科研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