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北京時間1月17日報道,在經歷交易狂潮,在去年總計達成243筆投資后,中國兩大科技集團和最積極的買家騰訊與阿里巴巴已經踩下剎車。
243筆的數字凸顯出騰訊和阿里巴巴對打造綜合性企業集團的渴望,這些舉措讓它們成為了科技投資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并導致投資貢獻了它們多達三分之一的利潤。
在2018年第一季度,騰訊達成了70筆投資交易,但隨著經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騰訊的并購熱潮明顯減弱。
隨著科技股走軟導致估值下降,削弱了投資者信心,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已經收緊。政府支持的人民幣計價基金已撤出市場,規模較小的美元基金也收緊了投資。
“騰訊的投資風格更像風險投資,因此它們的投資戰略更容易受到市場總體降溫的影響,”華興資本并購業務部負責人蔡偉定(Jeremy Choy)說道。
圖2:阿里巴巴和騰訊統治中國科技投資
這對騰訊來說可能是個不祥之兆。中國去年限制了游戲審批,盡管禁令后來解除,但有關部門尚未批準任何騰訊游戲。
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大衛·戴(David Dai)表示,宏觀環境轉弱對在線廣告銷售的影響,也將加大騰訊、阿里巴巴對投資回報的依賴。騰訊的149筆投資主要集中在娛樂和文化領域,這一領域人氣激增,但隨著買家競相收購好萊塢電影等各種內容,該領域的成本也出現飆升。
“內容成本正在上升,在該領域沒人能賺錢,”一位行業高管說道。
中國擁有一些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初創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以及快速增長的短視頻和新聞聚合平臺字節跳動公司等。
在上一輪融資中,螞蟻金服的估值為1500億美元,字節跳動的估值為750億美元。
然而,蔡偉定表示,大量瞄準海外市場的小公司也在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
“印度和印尼仍有增長空間,這就是一些公司試圖在東南亞復制中國模式的原因,我認為這將是初創企業的一個好地方,”他說。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