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每日郵報》3月20日報道,研究人員在一篇新論文中提出,目前已證明兩個現(xiàn)實可以同時存在,至少存在于量子世界。經(jīng)測試證明,同一時間或存在多個現(xiàn)實,這一研究結果挑戰(zhàn)了科學的基本性質。
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大學實驗物理系的研究人員為了探討他們的假設,研究了世界上棘手的思想實驗之一,即“魏格納的朋友”實驗(Wigner’s Friend)。該實驗以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命名,于1961年提出。
在魏格納的實驗中,實驗室中的觀察者測量光子時,發(fā)現(xiàn)粒子的偏振要么是水平的,要么是垂直的,而光子在測量前,同時顯示兩種偏振,這是由量子力學定律決定的,它存在于兩種可能狀態(tài)的“疊加”中,即它同時處于水平和垂直兩種狀態(tài)。實驗室外的魏格納通過“干涉實驗”的簡單測試來證明光子是仍然處于疊加狀態(tài)。在思想實驗中,觀察同一個光子的兩個人可能對光子狀態(tài)得出不同結論,且兩個觀察結果都是正確的。
“魏格納的朋友”長期以來一直一個有趣的思想實驗,而量子力學和物理學領域的不斷進步使研究人員能夠對該理論進行測試。馬西米利亞諾•普里埃蒂(Massimiliano Proietti)及同事利用光子糾纏(光子糾纏理論認為,若將兩粒來自同一光束的光子分開,發(fā)生在其中一粒光子上的事情, 在另一粒光子上都能反映出來。)第一次復制了思維實驗中描述的條件,研究結果發(fā)表在《arXiv》上,證實了即使觀察者在同一個光子中描述了不同狀態(tài),這兩個相互矛盾的事實也可能是真實的。在觀察時,光子以極化狀態(tài)存在,但是當使用干涉實驗測試時,結論是光子仍然以疊加狀態(tài)存在。
該研究不僅證實了長期討論的思想實驗,而且挑戰(zhàn)了進行觀測的方式基礎。普里埃蒂在論文中指出,“科學方法依賴于事實,這些事實則基于反復測量,并且需要得到普遍認同,與觀察者無關。”此外,他表示在量子力學中,觀察的客觀性并不明確。
然而,如果這些事實無法證明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或者如普里埃蒂論文中所說的即正確又錯誤,那么必須改變科學本身了。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