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wèi)星網31日報道,近期,澳大利亞的地質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人們今天所見到的珍貴鉆石,可能最開始是以海底沉積物的形式存在的。
據報道,鉆石是在地幔深處形成的,距離地表約有160公里。在那里,極高的熱量和壓力會將碳壓縮成閃亮的超硬晶體,然后,這些晶體會被一種叫做金伯利巖的特殊巖漿通過火山噴發(fā)帶到地表,成為我們所知道的鉆石。
然而,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地殼中鉆探到的最深處只有3000多米,還沒有人能夠直接研究在地幔深處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因此鉆石形成的確切條件也是一個謎。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在澳大利亞麥格理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將海洋沉積物樣本放入一個模擬地球深處高壓和高溫的容器中。在這個容器里,還含有一種被稱為橄欖巖的火山巖(廣泛存在于鉆石被認為形成的深處)。而后,科學家們模仿了地幔中的極端條件,將混合物暴露在強烈的高熱和壓力條件下。
實驗發(fā)現,當混合物處在4至6千兆帕斯卡和溫度在800至1100攝氏的時候,所形成的鹽晶體和纖維鉆石幾乎具有相同的特性。據悉,纖維鉆石是鉆石的一種,含有少量鉀、鹽和其他物質。
除高溫高壓之外,想要形成鉆石,其周圍還需要存在某種咸液。對此,研究人員認為,舊海床滑入地幔深處所產生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為鉆石的形成提供上述所有條件。
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福斯特(Michael Forster)說:“我們證明了鉆石形成的過程是由俯沖帶海洋沉積物的循環(huán)所驅動的。”
美國寶石學會的鉆石地質學家斯密特(Karen Smit)對這項新研究感到興奮,但她警告說,關于這些寶石的形成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她還強調,并非所有的鉆石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形成的。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