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的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征。這一研究有助于認識和分析野生黑猩猩群體的社會網絡及其變化。
研究小組以西非幾內亞的野生黑猩猩視頻錄像為研究對象,利用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一種名為“CNN”的面部識別深度學習技術,對幾內亞森林中23只野生黑猩猩個體共約1000萬張面部圖像進行解析。
研究結果顯示,人工智能技術對野生黑猩猩面部識別成功率達到92.5%,性別識別成功率達到96.2%。研究小組以此為基礎,成功解釋了長達14年的野生黑猩猩社會結構變化等,也分析了野生黑猩猩群體的社會網絡,諸如個體之間的親疏遠近關系。
研究小組稱,這次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野生動物)野外研究分析方法,同時對野生黑猩猩的社會變化有了多角度的新認識。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網絡版上。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