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神舟十號”宇航員“太空課堂”:教學五項實驗讓你了解無重力環境

發布時間:2019-11-05 09:39:59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神舟十號”飛船于本月11日成功發射入軌,并在13日成功與“天宮一號”空間站實現對接。作為此行重要人物之一,三位宇航員在今天上午10點左右協力進行了我國首次“太空課堂”教學。

擔任主講的宇航員王亞平也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

整個授課過程中,宇航員們利用自己的真實體驗和豐富的實驗內容向國內8萬多所中學的數千萬名師生講述了太空無重力環境的特點,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通過此次課堂中五項實驗來重新認識一下無重力環境下的物體運動特性。

實驗一:在沒有重力的環境中如何測得物體的質量?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雖然物體失去了平常的重力表現,但其本身的質量并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測定方法發生了變化。

實驗過程中,主將王亞平請出宇航員聶海勝(神舟十號指令長)作為住手,一起演示了利用固定在天宮側壁上,擁有彈簧機構的“質量測量儀”來稱體重的方法。最終結果顯示,聶海勝的體重為74千克。

太空無重力環境下測量物體質量需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F(力)=m(質量)×a(加速度)。質量測量儀上的彈簧能夠產生一個恒定的力F,同時用光柵測速裝置測量出支架復位的速度v和時間t,計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夠計算出物體的質量(m=F/a)。

隨后,王亞平揭秘稱,

標簽: 神十太空授課

上一篇:“雪龍2”號停靠澳大利亞霍巴特港 首次停靠外港
下一篇: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9顆北斗導航衛星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