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56歲的羅建忠躺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的病床上,護士喂他吃了些蘋果,看起來精神不錯。10日下午,患擴張性心肌病的他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胸腔中跳動的心臟來自千里之外的廣州。
對于醫護人員來說,要在6小時的心臟安全冷缺血時間之內,完成供體心臟的摘取、運輸和重新植入,每一分都耽誤不得。幸運的是,此次轉運、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羅建忠的身體情況良好,術后第一天,就停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這次移植手術也是四川省首例跨省空中轉運心臟移植手術。
患擴張性心肌病
病情惡化預期活不過一年
羅建忠來自大邑縣,2008年,由于患擴張性心肌病被當地醫生判定最多能活5年。此后10年來,他一直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內科、心衰中心接受治療,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但最近一年,他的病情惡化,多次心功能衰竭,藥物療效差,醫生預期如果再這樣下去,他可能活不過一年。
唯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換心”——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然而獲得供體心臟非常不容易。“一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黃克力說,經過多次努力和等待,11月10日,經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羅建忠終于等到了供體心臟,而這顆心遠在千里之外的廣州。
千里轉運供體心臟
順利完成心臟移植
一般心臟安全的冷缺血時間為6個小時內,時間就是生命,黃克力團隊不僅要負責心臟移植,也承擔著器官獲取工作。
10日上午9點05分,供體心臟停止跳動,灌注心臟保護液,9點30分,摘取心臟,放入保存箱中開始轉運。按照原計劃,黃克力要搭乘11點55分的飛機返回成都,但由于摘取時間提前,為了盡最大努力節省時間,他立刻改簽到了11點10分的航班,節省了40分鐘。“轉運過程中,民航也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為我們開通了綠色通道,為轉運爭取了寶貴時間。”黃克力說。
中午1時55分,黃克力團隊帶著千里迢迢獲取的供心從白云機場到達雙流機場,救護車飛速前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手術室。在整個過程中,心臟外科、心衰中心、麻醉科、手術室、重癥醫學、心血管超聲、放射科、藥學部、檢驗科、輸血科、護理團隊,多學科多部門,都被那顆移植心臟牽動著。再次開放升主動脈、血液流入受體新的心臟內,這顆來之不易的心臟終于自主復跳,手術順利!此時距離供體心臟摘取正好6小時03分。
術后第一天,羅建忠已經可以停用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還能喝水、下地散步。黃克力介紹,目前,羅建忠的恢復狀況良好,接下來需要面對的主要是防止感染和排斥反應。如果情況良好,預計2周左右就能出院了。
移植供體器官短缺
異種移植或提供新思路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器官移植需求的患者大于10萬例,但每年真正實現器官移植的患者卻只有200多例,遠遠“供不應求”,很多患者都在等待中死去,其主要原因就是供體器官不足。
作為四川省兩家擁有全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之一,四川省人民醫院將器官移植、細胞移植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器官移植方面,未來我們研究的課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如何用生物治療的方法對抗器官移植之后的排斥反應,讓接受器官移植后的患者不用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二是通過異種移植的方式,解決供體器官短缺的問題。”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鄧紹平說,該院已經邀請國際異種移植領域的資深專家Leo Buhler教授全職參與研究,并組建專家團隊進行異種移植相關研究。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