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1日公開的一項研究,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小組新發現一種吃恐龍羽毛的昆蟲。這是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的一種與現代虱類似的昆蟲,該物種被命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Mesophthirus engeli),其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
由于中生代化石記錄(2.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存在空白,研究人員對昆蟲取食羽毛行為的起源和演化一直不甚了解。此前,侏羅世(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和白堊世(1.45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均發現過以血液為食的昆蟲。雖然帶羽毛的恐龍在此期間很常見,但以恐龍羽毛為食的昆蟲之前從未有過報道。
中國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以及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此次分析了來自緬甸北部克欽地區的兩塊有著約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與兩根恐龍羽毛一同保存下來的10個昆蟲若蟲。
這些無翅昆蟲有著類似于現代虱的軀體模式,尤其是它們還有很強壯的咀嚼式口器。其中一根羽毛存在受損痕跡,顯然被咀嚼過,且受損痕跡與寄生了虱的現代鳥類羽毛很像。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表明,吃羽毛的寄生蟲在中白堊世期間或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與鳥類和帶羽毛恐龍的多樣性分化約處于同一時期。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