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中國航天即將開啟“超級2020” 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

發布時間:2019-12-13 10:19: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caobo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不少人將發射次數多、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的超級2019”。展望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表示,中國航天仍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

12日,袁潔走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講臺,講授了一堂題為《我國航天強國建設發展展望》的公開課,介紹了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在2020年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可謂“琳瑯滿目”。

一是建設長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載人空間站。該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駐留,在軌運行10年,將向國際社會開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間應用平臺。

二是實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任務,實現月面無人采樣返回,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總體規劃目標。

三是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系統建成由30顆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服務范圍延伸至全球,與GPS、GLONASS和Galileo系統兼容、互操作,真正做到“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四是完成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衛星的發射與在軌應用。

五是建設低軌移動互聯網星座“鴻雁星座”。該星座由運行在軌道高度1000多公里的數百顆衛星構成,預計在2023年在軌部署完成。

此外,航天科技集團還將實施備受關注的首次火星著陸探測任務,計劃于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實現火星軟著陸,開展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使我國深空探測能力和水平進入世界航天第一梯隊,實現在深空探測領域的跨越。

在去年舉行的第七次工作會議上,航天科技集團提出了分兩個階段、在2045年左右實現航天強國建設的目標和路線圖:到2030年,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推動我國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到2045年,在全面建成高質量發展的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基礎上,有效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推動我國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

“航天強國建設的目標要比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提前5年,這是因為我們希望發揮航天的引領、帶動作用,主動作為,全面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袁潔說。

在今天的公開課中,袁潔還對航天強國路線圖進行進一步細化,介紹了這兩個階段分別計劃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及研究的前沿基礎問題。其中,2030年,航天科技集團將實施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下一代空間基礎設施、火星和小行星取樣返回、“覓音計劃”——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計劃等重大工程項目。2045年前后,將實施月球科研站、太陽系邊際探測、組合動力重復使用運載器、空間安全環境全球監測與治理工程、發展載人登火能力等重大工程項目。

當天的活動是國資委黨委和教育部聯合開展的“領導干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專場報告會之一,也是航天科技集團在北航開設的第二堂“國企公開課”。

標簽:

上一篇:感冒和流感是怎樣的關系?如何區分?
下一篇:美國科研人員利用新方法構建體外3D神經組織模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