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癌的“元兇”之一。南京醫科大學透露,該校研究人員近日合成一種新型化合物,對幽門螺桿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不易產生耐藥性,目前已取得國家專利。
據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洪凱教授介紹,人類是幽門螺桿菌唯一自然宿主,它不易被胃酸殺滅。臨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對付幽門螺桿菌,但長期使用會使菌株出現耐藥性,破壞胃腸道菌群平衡,產生一系列副作用。
“我們的思路是研發新型抗菌藥物,以減少抗生素使用。”畢洪凱說,課題組合成了一種亞麻酸鋅小分子化合物,目前這種化合物經過體內體外抑菌效果、胃黏膜組織病理修復、炎癥因子調控、細胞和臟器損傷評價等研究,發現其能夠有選擇地殺滅幽門螺桿菌,不易產生耐藥性,安全性高,具備研發潛力。
該新型化合物已獲國家專利,相關成果近日由抗微生物藥物領域權威期刊《抗菌制劑與化療》發表。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