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一種被判定已滅絕的老鼠種類目前仍然存在。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古爾德鼠(一種原產于澳大利亞的嚙齒動物)已滅絕長達150多年之久。但奇怪的是,近日一個研究澳大利亞本土物種減少的小組所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古爾德鼠和一種被叫做鯊魚灣鼠的DNA是一樣的。鯊魚灣鼠最早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的島嶼上被發現,但在歐洲人殖民該地區之前,它曾經在大陸繁衍生息。自18世紀末以來,澳大利亞41%的哺乳動物滅絕是由本地嚙齒動物造成的。
除了古爾德鼠,這項研究還考察了其他7種已滅絕的本地物種。所有物種在滅絕前都有相對較高的遺傳多樣性,這表明它們在歐洲物種到來之前就擁有龐大而廣泛的種群。
“令人興奮的是,古爾德鼠仍然存在,但它在大陸的消失凸顯了這種物種從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到只在西澳大利亞的近海島嶼上生存的速度有多快。”生物學家艾米莉·羅伊克羅夫特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份聲明中這樣說道。“這表明,基因多樣性并不能保證物種不會滅絕。這些物種的滅絕發生得非常快。它們可能非常常見,在歐洲物種到來之前就有大量的數量。但野貓、狐貍和其他入侵物種的引入以及耕地的開墾和新的疾病已經徹底毀滅了本地物種。在澳大利亞,我們仍有很多生物多樣性會失去,而我們沒有采取足夠的措施來保護它。”
據悉,關于此項研究的相關報告已發表在《PNAS》上。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