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研究團隊在動物源食品風險物質篩查方面取得新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9-13 09:39:2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不斷出現的未知、新型風險物質給食品安全分析帶來了挑戰(zhàn)。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許國旺團隊在動物源食品風險物質篩查方面取得新進展,借助風險物質的質譜碎裂特征,構建了藥物及其代謝物的非靶向篩查策略,為食品風險物檢測提供潛在技術手段。

目前常用的檢測手段是靶向檢測,主要針對已知物質,并不能對未知的風險物進行篩查,迫切需要研發(fā)新的篩查辦法。除原型外,動物源食品中的風險物質還會以代謝物形式存在。研究團隊設計出包含3710種常用藥物及其代謝物的質譜數據庫,歸納了多類藥物及其代謝物共有或獨有的質譜碎裂特征,構建了針對復雜食品基質中已知、未知藥物及其代謝物的非靶向篩查方法。

據介紹,結構相似的藥物及其代謝物通常具有相似的碎裂特征,而藥物代謝物也會有不同于藥物原型的碎裂特征,通過歸納的藥物及其代謝物的質譜碎裂特征,可以實現食品中藥物及其代謝物的篩查。

此外,團隊在蛋類樣本中進行了示范性應用,根據質譜特征篩查到不同存在形式的藥物及其代謝物,證明新方法對動物源食品風險物篩查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標簽: 動物源食品 風險物質 篩查方面 代謝物

上一篇:國內首款基于云架構的三維CAD系統(tǒng)發(fā)布 實現自主工業(yè)軟件換道超車
下一篇:俄羅斯“天狼星”模擬飛向月球隔離實驗將開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