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每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王一書: 將肥胖癥納入慢病防治體系

發布時間:2023-03-10 12:45:07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記者 項 錚


(資料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營養攝入結構的改變,我國肥胖發病率持續攀升,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我國肥胖兒童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肥胖成人數量位居世界第二。

在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小湯山醫院綜合內科副主任王一書建議,將肥胖防治納入健康中國建設,從宏觀與實施兩個層面構建一體化肥胖防治政策體系。

半數以上成人超重或肥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其中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經超過50%,6至17歲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

超重或肥胖給個人健康、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影響。當前,我國每年與超重或肥胖相關的醫療支出為243.5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180億元,約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2%。對此,王一書認為,我國應開啟肥胖防治的探索與政策規劃,助力健康中國2030愿景實現。

構建一體化肥胖防治政策體系

王一書認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倡議,應當將肥胖癥作為獨立的疾病以及其他慢病的風險因素,體現在國家宏觀衛生戰略規劃中。建議由上至下進行系統性的目標制定和策略生成,充分體現構建一體化肥胖防治政策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鑒于肥胖與營養問題的關聯性,建議未來在《國民營養計劃》中進一步完善預防肥胖的相關目標與行動措施。

將肥胖的健康促進、預防、診斷、治療、健康管理融入我國已有慢病領域政策平臺及行動計劃中,建立擴大一體化肥胖管理政策體系的覆蓋面與實施效力。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有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項目等政策平臺,以及目前公立醫院內的健康管理體檢中心,開展健康體重防治宣教和體重定期檢測,建立居民體重指標健康檔案,并對經生活方式干預后療效不佳的肥胖癥或超重合并其他并發癥患者,提供上級醫療機構轉診與健康體重管理咨詢等相關服務。

加強肥胖專科診療能力建設

王一書建議,進一步完善與強化肥胖診斷與治療環節政策制定,以及肥胖??圃\療能力建設。建議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領域臨床與政策專家共同研究制定肥胖臨床治療指南、臨床規范診療流程和分級診療服務技術方案、規范健康體檢流程等相關政策。

在此基礎上,依托國家內分泌代謝病醫學中心建設,探索、建立肥胖代謝綜合征亞專業組,在完善肥胖跨學科??圃\療模式發展的同時,將肥胖診治納入相關慢性病疑難雜癥的多學科診療之中,進一步提升相關病患的治療效果。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