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痹缭谔瞥摹饵S帝內經太素》,就反映出“藥食同源”思想。食物即藥物,這在苗族飲食生活和醫藥活動中有著充分體現,且很有講究。
主食。苗族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以糯米為貴。糯米黏性強、口感好、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糯米飯還是豐收和吉祥的象征。小麥、蕎麥、玉米、土豆也是餐桌上常見的主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拒絕片面追求精米細面。曾有苗醫從古人造字的角度,撰文闡述全谷物能提供更多營養成分。比如,米+白=粕,米+康=糠,這“米之所加”似乎在告訴人們:白米是“糟粕”,糠米才是“健康的米”。苗族對主食的講究,有助于人們走出“少吃飯,多吃菜”的誤區,做到健康飲食以“主食為主,副食為輔”。
蔬菜。在苗族聚居區,蔬菜“四季不斷青”。白菜、蘿卜、南瓜、苦瓜、冬瓜、茭瓜等應有盡有,烹調方法多種多樣。苗族人家不可或缺又特別講究的是蘸水,即精選調味料合理搭配調成的醬汁,又稱調味汁,有“萬能蘸水”之譽。有了蘸水,那些工序繁雜的煎炒烹炸似乎都是多余,苗家廚房里的很多蔬菜只需用白水一煮,便可端上餐桌,蘸上蘸水,隨蘸隨吃。爽口,開胃,攝入的蔬菜盡可能不流失營養。
肉食。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江千戶苗寨,有個傳承千年的苗寨長桌宴,通常用于接親嫁女、滿月酒、村寨聯誼等宴飲活動,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餐桌上少不了苗王魚、白切雞等各種肉類佳肴,好似在述說“無肉不歡”,又像是在宣揚苗族“葷素搭配,食全十美”的飲食觀。
飲料?!昂瘸鼋】怠笔敲缱迦思覍︼嫴?、飲酒的講究。茶,《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笨梢?,茶也是護佑人們健康的藥。比如,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的紅茶、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油茶、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萬花茶。酒,被譽為“百藥之長”。苗族釀酒歷史悠久,釀酒工藝完整,品質優良的甜米酒、窖酒(白酒)、咂酒(水酒)等酒類飲料,具有行藥勢、通血脈、散濕氣等功效,成為苗族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苗族是一個特別講究食藥保健康和富有傳統倫理道德的古老民族。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統計,我國苗族人口為11067929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談吃論喝的人們說到苗族時,常把苗族飲食、苗族醫藥學、苗族倫理學聯系起來。
著名藏醫、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說,他在擔任《中國民族醫藥思想研究》編委會副主任時,對苗族醫藥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對苗族醫藥與苗族飲食有了更深的理解:“苗藥被歸納為14種氣味,不同氣味的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比如,酸的止瀉甜的補,苦的退火辣的退氣,麻的止痛咸的趕表,臭的敗毒香的健胃。”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我國民族倫理學學科開創人熊坤新在《民族倫理學》中寫道:在苗族人看來,雞鴨是招待客人的佳肴,而雞心、鴨心又是佳肴中最珍貴的。苗族有一種“分雞心、鴨心”的禮節。把雞心、鴨心給你,是代表在座的人以至于整個村寨的人把“心”交給你。同樣,大家也期待著你把“心”交給他們,以便心心相印、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工作。
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緊張和壓力,苗族“藥食同源”的養生觀,值得倡導和借鑒。
(作者系中國藥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食品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