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大聲朗讀真的能加深記憶?|環球滾動

發布時間:2023-04-30 10:54:12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閱讀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小學語文大綱規定:“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大聲朗讀真的比默讀更加深記憶嗎?

“答案是肯定的。”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韓聰告訴科普時報記者,國外一位語言學家做了一項關于中小學生大聲朗讀和默讀的對比實驗發現,大聲朗讀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專注文字信息的攝取,口語化的輸出,同時信息通過聽覺再次被輸入,視覺—聽覺的多重刺激加強鞏固了神經突觸間的聯系,相比之下使得孩子們對同一文本的記憶更加牢固。

韓聰透露,默讀也并非一無是處,默讀減少了口語輸出的動態消耗,可以使孩子們更加專注于文本的理解。閱讀對于“腦袋”的滋養不僅僅體現在記憶力的提高,在提高信息處理速度,改善認知功能、激發想象力、培養專注力等方面也得到了科學的研究證實。

那么,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如何提高閱讀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信息的識記、保存、再現的過程。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其形成主要依賴于神經突觸的建立。”韓聰解釋說,閱讀實際上就是一個通過視覺來攝取信息的過程。文字信息可以通過眼睛攝取,再經過神經元傳遞給大腦皮層相應腦區進行處理,即刻便形成了瞬時記憶與短期記憶。這些記憶通過不斷的重復閱讀,大腦完成了突觸鞏固及系統整合的過程,便形成了所謂的長期記憶。

人腦是復雜而神秘的,記憶的形成也不是由單一的腦區可以實現的,想要提高閱讀記憶就需要不斷加強腦區之間的聯系,從最基本的字形—語音映射,到語音—語義映射,實現從字形到語音再到表達的通路。

多閱讀、多重復,無疑是提高閱讀記憶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了。

標簽:

上一篇:數字閱讀撐起全民閱讀“半邊天”_世界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