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最資訊丨泉水游燃爆“五一”背后:一座城市的深耕與突破

發布時間:2023-04-30 08:16:32 來源:濟南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編者按:“五一”暖,假日燃。今年的“五一”假期注定不平凡,當躁動的心與美景產生化學反應,催生出的不僅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旅游盛景,其背后更有耐人尋味的城市故事。新黃河假日“觀”,通過深度觀察假日期間各種現象,分析旅游盛況背后的人文故事,通過不一樣的視角,為您帶來全新的假日觀察。

濟南,因水而興,因泉而名。沉淪在“九水繞芙蓉城”“天下第一泉”的驚艷中,很難不發出贊美。“五一”小長假,泉城再迎一批新老客人,他們漫步泉邊,靜觀泉涌,體會著這座國家歷史名城的城市文化。


(資料圖片)

“泉游”的繁榮,得益于濟南對泉水保護的持續深耕。在這基礎之上,濟南也適時推出一系列政策。如今年“五一”,推出兩條泉水旅游觀光線路;在以“泉天下 惠文旅”為主題的濟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發放2500萬“真金白銀”,助力文旅消費等。諸多新舉措、新亮點,讓泉城散發獨特魅力,更讓泉水文化傳播深入人心。

“不像是在北方,像是到了江南”

4月29日,五一小長假迎來首日,共青團路東首,一大早,趵突泉公園北門附近,游客們已在此排隊等候準備入園,隊伍周圍,每隔幾步就有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守在一旁,不時解答著大伙提出的問題,“我們早上7點就來了,已經有人在等著進園了。”志愿者們告訴新黃河記者,雖然早有準備,游客們還是比想象得更加熱情,志愿者們口中的這份熱情,待到記者排隊入園后,便有了更直接的體會。

走在公園的石板路上,來往的行人常常會擦到肩膀,大大小小的泉池邊上,圍滿了賞魚觀水的游人,行走期間,耳邊不時傳來游客們的聊天聲,大家操著口音不一的方言,分享著見到泉水后的感受。

“不像是在北方,倒像是到了江南。”說這話的,是一位來自河北的大叔,他說自己是第一次到濟南,沒想到這里有這么美的水,和他同來的還有妻子和女兒,一家三口興沖沖地在景區游船處排起了隊,“聽說這里的護城河里流的也是泉水,要是能坐著船轉一圈,肯定更不一般”。

趵突泉的石碑下,泉池里的三股水依舊“開著鍋”,看上去似乎比平日更加清澈,圍欄邊盡是舉著手機記錄泉水美景的游客。“這和我們那邊的水都不一樣。”一行四個小伙,講話口音都不一樣,一問之下,才得知四位朋友老家都不在一處,這個假期是一道來濟南旅游,“怎么說呢,很秀麗,很好看”。

如果說趵突泉里的游客大多在感嘆濟南泉水之美,那么順著護城河一路來到黑虎泉邊,零距離接觸的泉水更是引得來人陣陣稱贊。

昨夜的一場春雨,像是將泉池重新洗刷一遍,石階下的白石泉,池底的水草綠油油的像是碧玉般,泉水邊,一對年輕的情侶忍不住拿出手機對著泉池拍照,在看到照片時,“哎呀,你看看,這水拍出來跟沒有一樣,太清了。”兩人的驚呼吸引了往來游人駐足,有游客剛說想嘗嘗這清冽的泉水,便有熱情的濟南人指了指河對岸,告訴外地人不遠處就有供人品嘗泉水的直飲點。

按鈕按下,涼涼的泉水涌出,在這個稍有些熱的午間,沒什么比一口甘甜的泉水更加解渴,“這水好喝。”帶著東北口音的大叔有著東北人特有的豪爽,自己嘗過后,又熱情招呼家人一起過來。“有這些水,濟南是個好地方啊。”

這一日的泉城路周圍,騎著共享單車的人比平日多了許多,他們中常有人半路駐足,拿出手機打開導航研究一會,不時有熱情的濟南人上前指路,當史上最火五一假期遇上“好客山東”,相互問好后,便又各自上路,去赴下一場泉水之約。

“趵突騰空”勝景背后,節水保泉久久為功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筆下的趵突泉,五一假期首日的火爆場景下,可以想見,這次長假又將有眾多游客得以近距離欣賞到“趵突騰空”的勝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之于濟南的意義,從老舍先生的話里就可見一斑:“若沒有這泉,濟南定會失去了一半的美。”

2023年,趵突泉也走進了持續噴涌的第20個年頭,這也是如今濟南各大泉群的寫照。泉水作為濟南的命脈,強勢噴涌的美景背后,離不開這座城市幾十年來的長久保護。

世人皆知,濟南有72名泉,事實上,濟南域內分布名泉多達640余處,“泉城”之名也由此而來,只是自古以來,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泉群季節性停噴的情況時有發生。時間來到現代,1981年3月,在遭遇特大干旱后,趵突泉、黑虎泉等四大泉群出現了首次干涸,而在1999年至2001年期間,更是出現過停噴926天的景象。

濟南人深知,沒了泉水,這座城市便沒了靈魂,“節水保泉”勢在必行。

1997年,山東提出要“修建水庫、引黃保泉、改變泉城供水結構”。次年,“引黃保泉”供水工程正式實施。此后3年間,玉清湖水庫和鵲山水庫這兩座引滿黃河水的水庫相繼建成,兩座敦實的“水缸”,結束了濟南人長期依賴地下水的歷史。

2002年起,濟南市又啟動了生態補源工程,直至2014年10月,五庫連通工程啟動,打通了臥虎山、錦繡川、興隆、漿水泉、孟家5座水庫之間的通道,有力緩解了城區河道水庫有河無水,季節性斷流的困局,支撐了域內泉水持續噴涌。

與此同時,在居民用水得到保障后,為進一步保護地下水資源,濟南市還對城區各處的自備井進行了封停,2021年3月,濟南市制定出臺了《濟南市城區自備井封停工作三年(2021-2023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排查梳理全市自備井供水存在的問題,堅持“應封盡封”,當年即封停自備井222眼,方案實施后,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1200萬立方米。

2005年,濟南還出臺了《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保護條例”),明確了濟南名泉的規劃管理、保護管理、監督檢查以及相關法律責任,今年3月,修訂后的新版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在強化泉水保護理念、落實泉水保護相關要求、加大保泉宣傳力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政策“加持”,為“泉游”護航

多年節水保泉,化為如今泉群強勢噴涌之景,如此美景在前,便給了濟南人推介泉城之美的最大底氣。

4月27日,一場水潤詩意、韻味悠長的《大河之邦》,將第七屆濟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啟幕現場氛圍掀至高潮。

“五一”假日前夕,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區縣文旅部門和企業,整合濟南資源優勢,聚焦假日旅游消費熱點需求,策劃推出了“明湖假期”“時尚潮玩”“縱情山水”“鄉村田園”“藝術演出”“文博體驗”等六大系列、百項活動。濟南各區縣文旅局長也來到現場,分別為自己所在區縣創意打call。

此次消費季主題為“泉天下 惠文旅”,推出“黃河大集”“愛閱之都”“非遺名城”“泉城夜游”“多彩演藝”“遇見鄉村”“數字創意”“東西協作”“我的泉水節”九大文旅消費主題活動,安排25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平臺運營、活動宣傳、消費券發放等。

據悉,自2017年以來,濟南文旅惠民消費季已走過6年歷程,共計投入1.1億元財政資金,直接帶動消費4.67億元,綜合帶動文旅消費近30億元。2020年,濟南摘得“國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桂冠。

在助燃文旅消費的同時,今年“五一”假期,濟南為規范文旅市場也開展了聯合檢查行動。濟南市文旅局聯合公安、城管、交通運輸、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部門,采取實地查看、現場詢問、查閱材料臺賬等方式隨機抽查各類文化旅游企事業單位,對其經營秩序、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餐飲設施食品制備、特種設備、商品價格、公平條款、旅游合同、文明餐桌杜絕浪費、行業準入證照等諸多方面進行檢查,同時對場所“五一”假期客流高峰應對預案方案、應急演練、門票預約、食品儲藏、垃圾分類、環境通風消殺、假日值班值守、防疫防控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詢問。

此外,為進一步助推文旅融合“加速跑”,提升濟南城市形象,加強泉水文化傳播,也為市民及外地游客等提供優質出行服務,展示美麗泉城、魅力濟南的獨有風景,今年“五一”假期,濟南公交開通了2條旅游觀光線路,即“泉橙巴士——大橙子”泉水文史專線、西客站至超然樓鐺鐺車旅游專線,兩條線路分別使用“大橙子”雙層觀光巴士和復古鐺鐺車特色車型,乘客可在乘坐過程中,回顧泉城的發展變遷,感受泉城濟南獨特的文化魅力。

新黃河記者:俞丹 李震

編輯:常萌

標簽:

上一篇:曙光村_對于曙光村簡單介紹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