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峰 科普時報記者 李麗云
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作為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甜味劑,蜜蜂生產的蜂蜜被譽為“可直接食用的大自然中最完美的營養食品”。
蜂蜜含有哪些營養成分?是否可以藥食兩用?哪些人群不宜食用?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食療藥膳研究專委會副會長、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教授聶宏向記者進行了解讀。
(資料圖片)
不同花源和產地,功效略有差異
聶宏介紹,蜂蜜所含的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十分豐富,有著藥食兼備的作用。我國首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明確記載:“蜂蜜味甘、無毒、主心腑邪氣、驚痛痙、安五臟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肌不老,延年神仙”。現代研究則表明,蜂蜜中含有糖類、揮發油、蠟質、有機酸、酶類、乙酰膽堿、維生素、抑菌素、微量元素等數十種有益人體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不僅能保護肝臟、滋潤腸胃、殺菌解毒,而且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加速創傷組織愈合等。
不同花源、產地、種類,會導致蜂蜜呈現的口味各異,其功效也會略有差異。例如,椴樹蜜有濃郁的薄荷味,清涼甘甜,可幫助清火潤肺;黃芪蜜散發出類似中草藥的清香,甘甜適口,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棗花蜜味道濃郁,礦物質豐富,可用于補血、抗衰老、健脾胃;枇杷蜜清香適口、稍有杏仁味,適合化痰清熱、利尿降火。
配成特色藥膳,效果更佳
《本草綱目》記載“蜂蜜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潤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大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與甘草同功”。
聶宏說,蜂蜜因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和有機酸,對老年人、兒童、產婦及病后體弱者特別適宜,如果結合自身病情和體質,配成特色藥膳,效果會更加顯著。
例如,老人、產婦津液不足所致大腸干燥、無力型便秘者,可用決明子10克、蜂蜜20克,煎煮代茶飲。心脾兩虛心悸者,可熬制小米蓮子蜂蜜粥,能夠健脾養心。陰虛火旺的心煩不眠者,可用桑椹500克、百合100克、蜂蜜300克制成膏方,經常食用。如有平肝降壓之需者,可把新鮮芹菜榨成汁,然后加入等量的蜂蜜,日服3次,每次40毫升。對痰熱咳嗽或肺燥咳嗽者,取茼蒿菜120克,切碎后加水煎湯取汁,放入蜂蜜30克,溶化之后,分2到3次服食。
無產品標識的“野生蜂蜜”慎買
盡管蜂蜜好處很多,但其性質比較滋膩,所以并非人人適合。聶宏告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肝硬化患者必須遠離蜂蜜,因為蜂蜜中含有大量糖類,一旦糖類攝入過多,會造成血糖升高,增大心臟、肝臟、腎臟的負荷,加重肝硬化病情;糖尿病、高血脂癥的病人也要控制蜂蜜的食入量,因為蜂蜜中含有果糖及葡萄糖,患者服用后血糖水平將迅速躥高,讓身體脂質代謝不堪重負;未滿1歲的嬰兒也不主張喂食蜂蜜,因為蜂蜜在釀造、運輸與儲存的過程中,有可能受到肉毒乳桿菌的污染;加上嬰幼兒抵抗力弱,肝臟解毒功能差,容易導致肉毒乳桿菌性食物中毒。此外,脾虛泄瀉及濕阻中焦的腹脘脹痛、苔厚膩者,也不宜服食蜂蜜。
聶宏強調,蜂蜜往往含有大量的植物花粉,在自然界中,有些花粉是有毒的。有關誤食有毒蜂蜜中毒的記述,早在《本草綱目》一書中,就有“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的說法。
因此聶宏提醒,貨真價實的好蜂蜜,最好到信譽好的大商場選購。另外,購買蜂蜜時應首先仔細查看包裝,那些來路不明、沒有產品標識的“野生蜂蜜”不建議購買。尤其是對花粉過敏的人,更要慎重選擇蜂蜜,以免造成過敏反應。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