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話說農藥:魔鬼還是天使?》,楊光富、宋寶安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藥的生產和使用,不僅關系到生態環境和糧食安全,更關系到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食品安全。近年來,關于農藥的各種誤解、偏見乃至錯誤觀點廣為流傳。一說到農藥,人們往往“談虎色變”,唯恐避之不及。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話說農藥:魔鬼還是天使?》(以下簡稱《話說農藥》)科普圖書,可謂“生逢其時”,該書有助于消除人們對農藥的誤解和偏見,引導民眾正確認識農藥,科學使用農藥,避免濫用農藥。我認為《話說農藥》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普及農藥知識系統全面。《話說農藥》由華中師范大學楊光富教授和貴州大學宋寶安院士共同主編,兩人都是農藥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確保了圖書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全書分“概念篇”“管理篇”“安全篇”“生活篇”和“故事篇”,其中“概念篇”系統介紹了有關農藥的基本知識和概念,回答了諸如“什么是農藥”“什么是農藥每日允許攝入量”“什么是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等專業問題。讀者據此可知,農作物中所含農藥殘留如果在“殘留限量標準”之下,人們所攝食物中的殘留農藥就不會超過“農藥每日允許攝入量”,自然就不會給自身健康帶來風險。“故事篇”則用生動有趣的文字介紹了農藥的發展歷程,以及我國科學家在研制農藥過程中的感人故事。閱讀《話說農藥》,讀者可系統、全面了解農藥科學基本知識和發展歷史,感佩我國農藥工業和綠色農藥科技創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學習老一輩農藥科學家的高尚品德和艱苦創業精神。
二是評價農藥作用客觀公正。農藥通常是指用來防治危害農、林、牧業生產的有害生物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品。農藥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農作物的安全生產,確保農作物豐產增收。《話說農藥》闡明了農藥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用事實和數據證明了“農藥已經成為現代農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產資料,是人類與有害生物作斗爭的有力武器”,糾正了“農藥等于毒物”“農業生產可以不使用農藥”等錯誤觀點。作者還指出,人類對農藥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化、不斷提高的過程,其間走過彎路,如DDT農藥雖然曾贏得“萬能殺蟲劑”美譽,挽救過無數生命,其發明者由此曾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由于具有難降解、易在食物鏈中富集等致命缺陷,一度給全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最終被禁用。農藥,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作者認為,這其實取決于人,而且往往在人的一念之間。用對了,用好了,農藥就是天使;不守法遵規,違背科學,毫無節制濫用,農藥就會變成魔鬼。為此,作者特別強調,要加強農藥監管,防止濫用,確保安全;未來農藥科學將朝著研制性能更為優異、作用更為高效、使用更為安全的綠色農藥方向發展。
三是關注熱點事件正本清源。2020年以前,有關農藥殘留超標的事件頻繁見諸媒體,其中“毒韭菜”“毒茶葉”“毒生姜”“毒草莓”“毒大蒜”等事件更是轟動一時,給民眾造成極大的恐慌。《話說農藥》對這些熱點事件予以了全面、細致的解析,指出導致上述事件的原因,除了生產者使用禁用農藥——如“毒韭菜”“毒生姜”“毒大蒜”事件,相關部門對農藥監管不力外,還存在濫用農藥、使用不當、對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掌握不一等認識問題——如“毒茶葉”事件,有的則是由個別媒體嘩眾取寵、夸大其詞、報道不實所造成——如“毒草莓”事件。同時,作者對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話題,如“帶蟲眼的蔬菜真的是綠色無污染嗎”“果蔬中的農藥殘留真的可以清洗掉嗎”“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不使用農藥嗎”,都一一予以了科學的回答。從民眾關注的熱點事件和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不僅能激發讀者閱讀欲望,還有助于公眾了解事件真相,正本清源,理性看待。
誠如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姚建年院士推薦語所言:“這是一本從科學視角看農藥的科普讀物,我相信讀者通過本書,對農藥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有感于斯,填《攤破浣溪沙》詞一首,以抒情懷:“農藥紛爭欲扯清,天使魔鬼斷難明。管理安全防濫用,莫污名。//事物認識循序進,是非功過客觀評。休要極端談虎變,護航行。”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