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天博物館坐落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主題博物館之一,也是俄羅斯最完整的空間技術模型收藏館。該館建在107米高的宇宙征服者紀念碑底部,于1981年4月——即人類首次太空飛行20周年之際面向公眾開放。
該館占地面積8400平方米,展覽面積3720平方米,藏品總數(shù)超過10萬件,共設“太空時代的黎明”“太空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軌道上的太空之家”“探索月球和太陽系行星”“人類的宇宙航行”“國際太空合作”“國際太空公園”“太空時代的歷史和文化”等8個展廳。在這里,觀眾可以看到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月球探測器、火箭等航天技術相關展品,立體化了解人類對飛行與科技的探索史。
展品實物講述歷史,別具特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館各個展廳別具特色,借助豐富的展品資源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人類在遨游太空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xiàn)了人類的智慧、勇氣和創(chuàng)新精神。
“太空時代的黎明”展廳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蘇聯(lián)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輝煌成績。在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第一顆生物試驗衛(wèi)星、最早的火箭等實物模型,了解不同型號的航天員頭盔、追溯航天服的變化過程,近距離觀摩第一批被選中的“太空犬”動物標本及它們乘坐的返回艙。該展廳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東方1號”宇宙飛船的返回艙,這是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尤里·加加林所乘坐的。
“太空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展廳再現(xiàn)了蘇聯(lián)首席火箭工程師、航天器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在加里寧格勒的辦公室、“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在卡盧加房子的陽臺,以及收藏有幾件蘇聯(lián)火箭和太空飛行的先驅弗里德里?!N德爾的個人物品。弗里德里希·燦德爾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了蘇聯(lián)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為太空探索作出了許多重要理論貢獻。
“軌道上的太空之家”展廳展現(xiàn)了載人航天的發(fā)展歷程。展廳內擺放有航天員使用過的睡袋、桌子、暖爐、工具袋、冰箱等,收藏有不同種類的航天服、載人飛船模型等展品。值得一提的是,該展廳建有“和平號”空間站全尺寸模型,在這里,觀眾可以沉浸式體驗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休息的場所,近距離觀賞實驗工作艙、生活艙全貌。
此外,博物館還展出了許多航天員在太空創(chuàng)造的佳作。例如,俄羅斯航天員列昂諾夫的著名畫作。他不僅是太空的“征服者”,進行了首次出艙行走,還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他在宇宙飛行時曾創(chuàng)作了許多太空主題的素描作品。
展教活動魅力十足,豐富多彩
如今,博物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航天、了解科技,保持并發(fā)展著這份因探索未知而收獲的美好。博物館每年舉辦400余場教育活動,包括講座、研討俱樂部、科學家和航天員會議、太空專家會議等。“沒有公式的太空”系列講座尤其受到青少年兒童的歡迎,年輕的科學家們用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方式講述科學成就、揭秘太空計劃,與在場觀眾進行直面熱烈的交流;推出訪談節(jié)目,介紹太空探索的最新發(fā)現(xiàn)和研究成果;每年為學生和航天愛好者舉辦專題節(jié)日,開設與學校同步的科學課程,定期組織研學活動,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科普需求。
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從加加林首飛到國際空間站和深空探測,俄羅斯航天博物館不斷啟迪著青少年的智慧和夢想,點燃著成年人對航天的熱情。在這里,漫步在宇宙探索的宏偉征程中,一起回憶過去、勇敢向前吧!
(作者系河南省科學技術館辦公室助理工程師)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