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白鰭豚為什么快要滅絕了!

發布時間:2018-11-14 15:21:24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caobo

1998年11月14日,專家稱珍奇物種白鰭豚將在20年內滅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白鰭豚為什么快要滅絕了!

白鰭豚是中國長江特有的國寶,2000多萬年以來一直生活在中國的南方水系中,享有“活化石”的美譽。每逢天氣驟變之前,氣壓變低,白鰭豚就會躍出水面換氣,它們那美麗的身影提醒著江上漁民,暴風雨就要來啦。江民們感激而敬畏地將它視為保護神,更留下了很多傳說,有“長江女神”的美名。

但近年來,白鰭豚數量銳減,20世紀80年代初有400頭,1990年為200頭,到1995年只有不足100頭,1997年這一數字降為13頭,到了1999年僅剩下5頭!2002年,一頭活的白鰭豚被拍攝到——這竟成為野生白鰭豚最后的真實記錄。2002年7月,唯一人工飼養的白鰭豚“淇淇”病死,白鰭豚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白鰭豚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走到了盡頭,人類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度捕撈使長江魚類減少,白鰭豚食物減少,使本來就不高的繁殖率進一步降低。炸藥、電擊、滾鉤、投毒和迷魂陣等非法捕魚方法更使白鰭豚誤傷不斷:20世紀70—80年代,至少有一半的白鰭豚死亡是由滾鉤和炸魚所造成的,其中1978—1985年間就有6頭白鰭豚死于炸魚過程中;到了90年代,有40%的白鰭豚死亡是由電動捕魚所造成的,1990年3月發現的一頭死亡雌性成年白鰭豚身上竟纏有36枚滾鉤!

長江航運密集,馬達的轟鳴聲也干擾了白鰭豚的回聲定位,造成白鰭豚擱淺不斷;而轉動的槳葉也如死神,死亡白鰭豚中有6%為槳葉擊斃,在下游則高達32%。此外,水體污染也是重要原因,大小堤壩的修建阻斷了魚類和白鰭豚的活動區域。部分施工單位清理水道野蠻粗魯,例如某部門在湖北省洪湖市燕窩鎮實施爆破清理,將一個4頭白鰭豚的小群體全部炸死,其中還有兩頭懷孕的雌豚,讓人心痛不已!

2006年,六國學者進行了38天的大規模考察,悲哀的是,竟一無所獲。2007年,六國科學家署名發表了《首例人為原因導致的鯨類滅絕?》一文,認為白鰭豚可能已滅絕;英國《獨立報》更以《中國之魂已部分喪失》為題報道了這一事件。盡管有人認為這一說法為時尚早,但也無法回避一個事實:即使白鰭豚仍在長江流域生存,其數量也已少到不足以維持種群生存的地步,滅絕已不可避免。水生動物專家王丁說:“‘尋找白鰭豚’是一個悲壯的過程。我們不能肯定最終可以達到目標,希望小到我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然而我們還是要創造希望,還是要去做,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

標簽: 白鰭豚 滅絕

上一篇: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降低兒童近視風險
下一篇:俄歐火星漫游車將著陸奧克夏平原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