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杭州來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一款全新的APP——“活訊”。它針對數據確權困難和傳播易失控的痛點,通過把“啞數據”變成“活數據”,對數據進行確權和權限設置,實現對數據的“活化”,從而引領移動互聯網進入“數據2.0”時代。
活訊的核心是活數據技術——模擬細胞生物學的DNA蛋白質功能算法,通過對數據壽命、層級、黑白名單全自由度的設置,實現全網撤回、自動保護、跨級許可及關閉等操作。
簡單來講,就是活訊通過對數據源進行確權,讓數據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帶上主人的烙印,這個主人就是版權所有人,主人可對每一段數據執行防衛、銷毀、關閉等生命體動作。無論是圖片、視頻、文檔,甚至是表情,只要將之上傳到活訊APP,對數據點擊“賦活”操作,之后即可通過活訊APP對數據進行擴散。擴散的渠道不僅僅是在活訊APP之間,微信、QQ、郵件、云盤等渠道均可傳播,無論經過多少道傳播鏈條,為數據“賦活”的主人都可實現全程控制。
兩大類群體的福音
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數據主權”說法的提出說明數據已經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核心利益,對于普通個人而言,隱私數據的保護也尤為重要。
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侵犯用戶“隱私”的現象越來越泛濫。因為大規模的數據泄露案件如酒店住宿泄露、身份信息泄露、郵箱信息被泄露等層出不窮,涉及人數越來越多,涉及的數據也越來越重要,“身份證照片發給別人買機票,卻被辦了信用卡”的場景,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普通人對此束手無策,但是只要借助活訊,即可實現“隨時隨地,收放自如”的效果。可以說,完全解決了對于隱私數據安全的后顧之憂。
對于以智力和創意服務為主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將所有數據都確權到個人,數據主權歸屬到個人,這也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當設計師使用活訊APP賦活過的文件發給甲方時,甲方只具有預覽的權力,如果想要復制或者下載,則需要支付費用獲得設計師授權。否則,設計師可隨時將資料撤回。這是對于被廣為詬病的“版權黑洞”從根本上進行了扭轉。
互聯網邏輯的“顛覆性玩法”
自從計算機誕生到目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開放”是互聯網的核心基因之一。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開放”的基礎上,人們對于“閉合”的需求也越來越突出。
在這一趨勢下,活訊APP應運而生。究其根本,活訊APP讓用戶對數據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既可“開放”,又能“閉合”。這就是數據2.0時代跟數據1.0時代從底層邏輯上區別。“數據傳播失控”這一數據1.0時代的痼疾,被“數據2.0”時代的確權和分級徹底消滅。
可以預期,活訊的問世,將成為隱私和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匹黑馬。因為一旦實現知識產權、隱私數據在底層的技術突破,將引爆各行各業的連鎖反應,形成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的浪潮,甚至整個互聯網格局和發展方向都將發生重大改變。
此外,除了為數據“賦活”之外,活訊還有許多增強產權保護的功能。目前,在安卓系統上使用活訊,APP內屏蔽了手機自帶的截屏、錄屏功能,未來還將通過屏顯頻率控制增加反拍照功能,大大增強盜版的難度和風險!
4月26日,活訊APP上線的同時,正式開放測試。用戶只需要到活訊官方微信公眾號報名,并回復相關信息,即有機會參與測試,成為活訊的第一批用戶,第一時間感受“數據2.0”時代的技術魅力。活訊APP,是數據2.0時代的第一步,活訊PC版也將緊隨隨后。數據變革風暴,即將猛烈來襲。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