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將在新藥研發和密碼破解等各方面超越傳統計算機,對產業界和國家安全戰略產生巨大影響,引發各國政府高度關注,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國都開始發力。
今年6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發表論文稱,“祖沖之號”最短能在1.2小時內完成世界最強超級計算機8年才能完成的任務;美國谷歌公司希望2029年能研制出首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日本政府5月宣布,計劃與東芝、日本電氣公司、富士通等約50家日本企業合作成立量子研究團體,以推動量子技術的發展。
三國逐鹿量子計算機研制領域,誰領風騷?
市場潛力足 戰略意義大
量子計算機在執行某些大規模計算時,速度比最好的傳統計算機快得多,能在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天氣預報、藥物分析等領域“大顯身手”。
《日本經濟新聞》7月6日報道,如果借助量子計算機開發出劃時代的電池和藥物,將讓全人類受益。發展到更高水平,量子計算機有望破解網絡密碼,從而影響安全,而掌握量子技術的國家將在高科技領域掌握主導權。
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量子計算機有望創造8500億美元的利潤。日本《設計新聞》網站也在7月6日的報道中指出,未來30年,量子計算機市場預計價值1萬億美元。
美國:2029年研制出商用量子計算機
正是量子計算機的潛能和“財”能,使政府、企業和科學家“競折腰”。
谷歌公司今年5月公布了正在推進的量子計算機開發計劃,目標是2029年研制出首臺商用量子計算機。
其實早在2019年,谷歌就利用其53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在200秒內解決了最尖端超級計算機“頂點”(Summit)需要花1萬年才能解決的問題,成功實現了“量子霸權”的突破性進展——“量子霸權”用來表示“在存儲和通信帶寬呈指數級增加后,量子計算機擁有傳統超級計算機所不具有的能力”。
而令谷歌公司心心念念的是“作為通用產品的量子計算機”,他們希望借其解決現有計算機束手無策的各種難題,如幫助開發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材料、抑制全球大流行病的藥物等。
要解決設想中的難題,現在的量子比特數遠遠不夠,谷歌計劃將量子比特的數量增至100萬個,還將解決計算時出錯這一最大的難題。但增加量子比特意味著計算機的布線和控制更困難,因此需要大規模技術創新,為此谷歌已在美國加州設立了新的研發基地。
另據《科學》雜志報道,去年9月美國IBM公司稱,將在2023年前建造一臺包含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同時提高容錯率。
從國家層面來看,2018年,美國在以量子計算機為核心的量子信息科學領域敲定了國家戰略,實施了在5年里最多投入13億美元的美國《國家量子倡議法案》。
中國:彎道超車實現“量子霸權”
《設計新聞》網站的報道指出,制造量子比特有幾種不同方法:超導、光子、離子阱和半導體(硅)中的電子自旋。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