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蓬博指出,因為刷手支付不僅僅局限在掌紋上,還應該也跟類似掌靜脈之類的識別技術相關。在他看來,掌紋實際上是不好監測的,恰恰可和手勢一起結合,做相關支付完成操作,如果這樣,就能做到對個人隱私保護和便捷支付方面的平衡,而且有非接觸、活體識別等方面的優點。
“刷手支付應該還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的,技術上的難點就是需要更大范圍的大數據驗證判斷,并且和現有賬戶體系結合;安全性上應該沒有大的問題,生物識別技術在支付安全等級上實際要比現有密碼高。但需要關注的是,刷手支付如何解決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可能發生的數據泄露問題。”王蓬博說道。
據了解,在應用場景方面,代替刷臉支付,刷掌支付可以運用在線下的各個消費場景。王蓬博指出,實際上,刷手支付相關機具早已經推廣普及,只要加上個人生物特征和相關賬戶的綁定即可,因此機具推廣、機構改造能力、技術要求等都不是太大問題,最大的限制是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問題,此外還涉及到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等,都是挑戰。
王蓬博預測道,“目前來看,線下仍是掃碼等移動支付的主戰場,但未來,因為生物識別技術的便捷性、多屏時代到來或者推廣的加碼,也可能帶來用戶使用習慣和黏性的改變,屆時也將打破現有支付市場競爭格局。因此,這也是支付巨頭為何早早就開始做市場布局的原因”。(記者 劉四紅)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