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俗話說“春芽夏莖,秋果冬根”,到了春天,最應該食用的就是各種春芽,而香椿就成了春季菜肴的首選之品。香椿歷史悠久,早在漢朝,食用香椿曾與荔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宋代蘇軾盛贊:“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香椿是大自然的饋贈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谷雨前后,香椿發(fā)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傳統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香椿亦是治病良藥。明代藥學經典《本草綱目》提及醫(yī)家慣用以香椿為君藥的“香椿散”,療愈困擾古代華南地區(qū)甚劇的“瘴瘧”。食用香椿到底有哪些好處?
香椿中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具有祛濕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泌尿系統感染、腸炎、泄瀉痢疾等有輔助療效。香椿中的揮發(fā)性芳香有機物可以穿透蛔蟲表皮,讓蛔蟲不能附在腸道壁從而被排出體外,可用于治蛔蟲病。香椿煎水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消炎效果。據《本草綱目》所記,“椿根白皮入藥,椿葉香甘可茹”,香椿作為春季最早生發(fā)的植物之一,代表陽氣與生命力,可通脾陽,補腎陽,因此對于那些身體虛弱陽氣虧損的人,食用香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腎虛以及人體陽氣衰弱的人補充陽氣,緩解陽氣缺失的癥狀。
香椿的吃法多種多樣。香椿炒雞蛋是南北統一的吃法。做法非常簡單,椿芽洗凈,切碎,沏開后放涼,加鹽與雞蛋一同打勻后,下油鍋攤熟食用。雞蛋香能中和香椿的刺激氣味。香椿拌豆腐,是北方經典的開胃菜、山東的傳統名菜,焯好的香椿和豆腐相伴而食。用北豆腐(鹽鹵豆腐)和嫩豆腐的都有,其中嫩豆腐拌了之后極易出水。在云南傣家,“香椿拌豆腐”調味上更為豐富,要加醬油、香菜、新鮮小米椒、水腌菜或泡菜水等。北京人喜歡腌香椿,用來拌黃豆、拌豆腐,做下酒小菜,做面條澆頭。香椿芽拌面筋是北京清明時令佳品。北方的代表吃法還有“炸香椿魚”,用面粉、雞蛋調糊,沾香椿嫩莖入油,炸上色,成形似魚,又酥又香。也有一些地方將香椿和上少許面粉蒸著吃。山東一些地區(qū)會把香椿切碎再曬干保存,食用前用水泡開,拌面條。
食用不當也會危害健康
食用香椿好處多,但要注意的是,香椿處理不當會導致食物中毒,類似新聞在這個季節(jié)也時有發(fā)生。
那香椿中毒是怎么回事呢?香椿是我國特有的食物。相比其他蔬菜,香椿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癥,嚴重可危及生命。亞硝酸鹽本身還具有毒性,食用過多有致毒的作用,量大可直接致死。
吃香椿中毒,如果情況較輕,有一些麻嘴之類的感覺,可以臥床休息,同時飲用一些維生素C飲料或者是米湯等食物,促進亞硝酸鹽的代謝,并且抑制其氧化低價血紅細胞鐵離子。若情況較重或者想快速好轉,就需要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
其實,香椿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正常食用。怎樣才能健康安全地吃香椿呢?
香椿的正確食用方式
一是最好只吃香椿嫩芽及新鮮香椿。不同地區(qū)、品種和生長期的香椿,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都有差異。最要緊的是,香椿發(fā)芽初期的硝酸鹽含量較低,隨著香椿芽的不斷長大,其中硝酸鹽的含量也在上升。也就是說,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鹽越少,那么將在儲藏中產生的亞硝酸鹽也越少。此外香椿不能久放,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其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二是吃前焯水。焯燙是降低亞硝酸鹽的最佳方法之一,研究表明,焯燙1分鐘,可除去2/3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綠色。
三是搭配果蔬。經焯水后的香椿中維生素C、多酚等活性物質會隨之流失,而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酸鹽形成,所以也建議搭配富含維生素C類果蔬一起吃,既營養(yǎng)又安全。
香椿雖然是個好東西,但是凡事都要講究一個量,不管是什么好東西,吃多了總歸是不太好的。我們吃香椿時,一定要通過正確的方法恰當地處理,這樣才能夠保證食物的安全。而且香椿為發(fā)物,食用易誘使痼疾復發(fā),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如果是不適宜吃香椿的體質人群,就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第一作者系山西醫(yī)科大學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山西醫(yī)科大學教授)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