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宮課堂”第二課全國科技館體系聯(lián)合行動舉辦 配發(fā)實驗資源包近3000套

發(fā)布時間:2022-03-24 09:28:38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中國科普網訊(記者 陳杰)3月23日,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科技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開展的中國空間站首個太空科教品牌——“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地面主課堂活動在中國科技館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再次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本次活動仍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第70中學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分別設置2個地面分課堂。

為更好地發(fā)揮中國空間站的科普服務效能,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普及載人航天知識、傳播載人航天文化,中國科技館廣泛調動全國各地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和農村中學科技館,以“青少年學生走進科技館”和“科技館進校園下基層”的“雙進”模式,開展“天宮課堂”全國科技館體系聯(lián)合行動。本次活動是去年12月9日開展的“天宮課堂”全國科技館聯(lián)合行動的一次全新升級,共有全國150家實體科技館、512個中國流動科技館站點、408家科普大篷車站點和362家農村中學科技館參加,配發(fā)實驗資源包近3000套。

3月23日,75家實體科技館、4家流動科技館、4家科普大篷車和4家農村中學科技館連線中國科技館“地面主課堂”分會場,在第二次太空授課正式開始前,組織本地區(qū)的青少年開展豐富多彩的航天特色科普活動,并與分會場的航天科普專家互動交流。在航天員授課過程中,所有連線場館現(xiàn)場開啟由中國科技館配發(fā)的實驗資源包,組織學生開展天地對比實驗,同上一堂“天宮課堂”。

圖片1.jpg

中國科技館地面主課堂

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地面分課堂,來自拉薩市第八中學的40名學生現(xiàn)場參加了活動,包括微重力科普小實驗演示、火箭動手制作、紀錄片《科學公開課——空間站里有趣的太空科學實驗》觀看等多項預熱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進一步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整個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在航天員的引導下,還利用中國科技館提供的實驗資源包,完成了科普實驗;還與航天員實時連線互動,感知太空現(xiàn)象的神奇美妙,學習豐富多彩的航天科普知識。

圖片2.jpg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地面分課堂

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第70中學地面分課堂,學校112名初二年級學生現(xiàn)場參與對比實驗,其余學生以報告廳集中觀看或班級多媒體大屏形式觀看直播。預熱活動期間,新疆科技館在該校布置中國流動科技館區(qū)域換展展品,組建臨時活動廳,設置互動實驗區(qū)、游戲區(qū)和航天模型展示區(qū),傳播伯努利原理、液氮、結構的力量等相關科學原理。同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協(xié)、新疆科技館致函自治區(qū)教育廳,組織全區(qū)各中小學校收看活動直播。

在中國科技館“天宮課堂”全國科技館體系聯(lián)合行動分會場,連線場館通過特色航天科普活動展示、航天專家預熱提問、觀看“太空授課”開展天地對比實驗、活動后實驗提問等方式深度參與。

在特色航天科普活動展示中,共有7家實體科技館、3家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1家農村中學科技館直播展示他們精心為青少年準備的航天主題科普活動,涵蓋科學實驗秀、科學制作、航天科普展覽、演講等多種形式。

圖片3.jpg

此外,在太空授課前和授課后,面對青少年對航天知識的疑問和設想、授課內容和天地對比實驗的困惑,中國科技館邀請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航天飛行器技術系副教授張曉天、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于強、北京衛(wèi)星環(huán)境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斌、清華大學教授高云峰和《中國航天》新媒體執(zhí)行主編張京男等六位航天科普專家,為學生答疑解惑。

圖片4.jpg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龐曉東表示:“天宮課堂”展示的是科學向往,彰顯的是國家實力。希望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活動,可以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開啟我們的飛天夢與科學夢,繼續(xù)為祖國美好的未來努力奮進。

標簽: 中國科技館 太空授課 科普活動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