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春雷響,萬物生。此時雨水增多,氣溫回暖。意味著春耕的時節到了,人們會逐漸忙碌起來,該耕田的耕田,該播種的播種,該施肥的施肥。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古時候這個季節對百姓來說尤為重要,當然也會衍生出不少民俗活動和美食,如“打小人”“祭白虎”等民俗活動,還有吃梨的老傳統。
古有“百果之宗”美譽
為什么會有春天吃梨的傳統呢?乍暖還寒,雖然有降雨,但這時候氣候還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所以民間素有春天吃梨的習俗,這個季節的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生梨性寒味甘,有滋陰清熱的功效,故而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梨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其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富含鉀、鎂、磷、鈣等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的含鐵量跟葡萄差不多。不僅如此,而且常吃還有以下好處。
預防便秘。梨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預防和緩解便秘。而梨中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纖維,不溶性膳食纖維不參與人體體液和血液的循環,它僅能減少排泄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增加糞便的體積,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其中軟梨和庫爾勒香梨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
提高免疫力。一個中等大小的梨含有約8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C對于細胞生長和修復以及抗氧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梨中還有很多其他抗氧化成分,比如熊果苷、兒茶素、綠原酸、槲皮素等多酚類,這些物質可以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保護肺臟免受空氣中灰塵的影響。而且維生素C已被證明具有免疫功能,有助于傷口和瘀傷的愈合,甚至可以預防傳染病。
有助尿酸排泄。梨中的水分、鉀、鎂元素豐富,使其具有很好的利尿和堿化尿液的效果,有助于尿酸隨尿排泄出去,對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人群而言,可以選擇多吃梨。
吃梨的好處很多,除了把它當水果生吃,還能做成派,比如加上最近很火的熱紅酒:把梨和紅酒一起煮,或燉冰榶、川貝等。無論生吃或熟食,各有優點。春季每天來一個,能更好地養護身體!生吃梨能解較輕微的酒毒,增加排尿。煮熟的梨子,維生素B、維生素C等水溶性纖維以及鈣、磷等礦物質,可溶于水,能縮短在體內消化的時間,增加腸道利用率。
梨的幾種科學吃法
蒸熟了吃,止咳化痰。這是傳統的食療補品,準備水晶梨、陳皮、冰糖及少量枸杞。先將陳皮泡一下水,然后把梨從四分之一處切下當蓋,用挖球器去芯;再把冰糖、陳皮、枸杞放在梨中,將切下的梨蓋上放在蒸鍋里,大火蒸30分鐘左右,取出后即可食用。這種吃法不僅潤肺,還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周圍親朋如果有嗓子不舒服的話,可以試試這種做法喲。
榨汁喝,潤肺生津。把生梨去核,如果追求口感可以將皮一起去掉。用破壁機榨汁后取400毫升左右,此時可以直接飲用,還可以再稍作加工,與10克冰糖、1枚胖大海一起煮20分鐘左右。常喝梨汁可以潤肺生津、利咽開音。
煮水喝湯,健脾潤肺。這種方法制作簡便好上手,把生梨去核切片,和銀耳、冰糖一起放入鍋中熬,煮到湯微微變黃即可飲用。這樣喝可以起到健脾、潤肺、止咳的作用。煮好的梨也可以當甜點食用。
和蔥姜燉煮。這種方法不常見,但是這樣喝在冬天可以解表驅寒。冬季天氣干燥且比較寒冷,容易干咳、流清鼻涕。這時候煮一顆梨,同時放入3―5片生姜和少許蔥段一起燉煮7―8分鐘。趁熱把湯喝掉,將梨也吃掉。
和烏梅一起煮。加入烏梅和甘草一起煮,能有很好的潤肺止咳作用。煮出來的湯酸酸甜甜,很適合小孩子食用。
不過梨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吃,有幾類人要注意少吃梨:梨性味寒涼,脾胃虛弱、易腹瀉、手腳冰涼的人少吃生梨;女性經期、產后要少吃;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的人要少吃;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多的人,睡前要少吃。
(第一作者系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山西醫科大學教授)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