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未來職業規劃,看學歷更看能力

發布時間:2022-05-07 13:46:42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這意味著中國教育的重大轉向,將會影響莘莘學子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提醒家長要改變思維定勢。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與時俱進發展眼光看職業教育

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恨鐵不成鋼地說:“你不努力考高中,就只能上職高?!奔议L把職高看作考試成績不佳的孩子的退路,是上不了高中的無奈選擇;認為一旦走上職業教育的路,就失去了上升的渠道。大家不愿意孩子讀職高,無非是因為就業受限、收入受限。其實,在發達國家,技術工人是一個高學歷高水平的職業。

不可否認,目前職業教育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困境。國家修訂職業教育法,就是要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掃清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的障礙。比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時,職業學校學生跟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的機會,甚至會拿出一定的比例或者采用單獨考試的方式,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時,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聘技能技術崗位,不能限制或者妨礙職業學生的平等就業,甚至事業單位在招聘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時,還可以降低對學歷的要求。這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有能力也要有學歷,看學歷更看能力。

因此,家長要“風物長宜放眼量”,通過職業教育法的修訂,看到國家正在加大投入、增加政策導向,拓展職業教育的上升渠道。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家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將讓技術人才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

終身學習職業規劃貫穿一生

從人的一生發展來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并不是截然分開、涇渭分明的,而是相互融合的過程。在當代社會,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將貫穿人的一生。所以,國家在中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職業教育,普通學校的社會實踐課到職業學校里去上,而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在普通學校獲得基礎課的學分。無論是職業學校還是普通學校,都需要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職業規劃等。

細看新職業教育法會發現,這不只影響在讀學生,更會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規劃。國家將要采取措施,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的素質,既包括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鄉村振興人才,也包括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的職業發展,還有組織各種轉崗再就業、失業人員以及特殊人群的職業教育,包括殘疾人、婦女的職業教育。

未來很多簡單重復的人力工作被機器所取代,但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技術技能的提升,包括需要培養托育、護理、康養、家政方面的技術技能人才。這些都是復合型的人才,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

今天80%的職業,在20年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不能從終身學習的角度理解職業規劃,那就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有教無類尊重不同孩子特質

按照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有不同方面的天賦,區別只在于有沒有被發現、有沒有機會發展。過去的普通高中升學考試偏向于學術研究型,但適合學術研究型人才的工作崗位是有限的。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人才。我們以往的大學教育主要是以學術教育為主,與市場需求脫節比較嚴重。因此,國家近年來進行大學改革,將大學按照學術型和應用型分類,而且即使是學術型大學在招研究生時,也會增加專業型研究生比例。

高考改革必將傳導到基礎教育。作為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尊重孩子的天賦與特質。如果孩子是一個學術型選手,不妨走學術道路。如果孩子天生喜歡動手,何不選擇更適合他的技能型。從北京大學退學轉讀技校的學霸周浩,就是一個轟動一時的例子。十年前,周浩以高分考入北大生命科學專業,但是他自己更喜歡動手,并不喜歡純理論的學習,于是他自愿轉到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一家以培養高級技工、技師為主要任務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學校。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理論和實踐兼備的高學歷技工,如今周浩已經成為北京工業技師學校的優秀教師,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用單一標準要求孩子、缺乏發展的眼光常會陷入僵局,倒不如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有教無類,才有無限生機。

(作者系親子作家、金牌閱讀推廣人)

標簽: 職業教育 職業學校 職業教育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