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科研團隊對肉類和基于植物(PB)的類似肉物的烹飪進行了研究,并定量比較了兩者在外觀、質地和鎖水性等方面的變化,發(fā)現普通肉類的烹飪方法并不適用于“植物肉”。相關成果4月25日在線發(fā)表于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基于大豆、小麥等成分的“植物肉”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在本研究中,科研團隊測量和比較了商用真牛肉和“植物牛肉”漢堡共10個產品,用標準化方法來量化“植物肉”在烹飪時的質量屬性變化,并確定其理化屬性與真實肉類產品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在研究中,科研團隊采取統(tǒng)一的方法,如一樣的烹飪時間、一樣的烹飪溫度等,觀察測量真實牛肉漢堡與“植物牛肉”的物理化學屬性,結果發(fā)現,真實牛肉在烹飪后,其外觀、烹飪損失、鎖水能力和質地特征,都要優(yōu)于“植物牛肉”。
比如一塊名叫“終極植物漢堡”的產品,主要由豌豆蛋白、椰子油、小麥面筋等組成,烹飪后其形狀比同樣大小的真實牛肉縮小很多;一款名為“不可能的食物”的漢堡餡餅,由大豆?jié)饪s蛋白、椰子油、馬鈴薯蛋白等組成,烹飪后其水分損失更為明顯。
科研團隊對10個產品在烹飪后開展主成分分析顯示,真實肉類和“植物肉”在烹飪損失和質地特性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這表明科學家們仍需進一步研究,以創(chuàng)造更高質量、更好特性的“植物肉”產品。(作者:鄭金武)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