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紀錄片《打開一顆心》海報
科普時報記者 侯靜
心臟,是生命的引擎,是血管的源頭,是我們全身最強壯有力的一塊肌肉。它擁有著自己的“小大腦”,有一套精密的電路系統。它夜以繼日,努力適應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需求……
10月31日,中國首部聚焦心臟領域的醫學科普紀錄片《打開一顆心》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該片是紀錄片《手術兩百年》團隊時隔三年后的又一嘔心力作。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心臟疾病一直都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今年6月23日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的數據推算,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55萬——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人口。
而另一方面,心臟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是人類醫學進步最有力的見證。超越想象邊界的大膽發明,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材料新器械,成為人類近百年來社會、歷史、科技、觀念、情感等諸多維度進步變化的縮影。
科普紀錄片《打開一顆心》共分6集,分別是《生命之泵》《心臟刀鋒》《心臟王冠》《心跳秘密》《心血之道》《換一顆心》。內容涵蓋心臟的演化發育、心臟手術的歷史、冠心病的治療和預防、心臟電生理、主動脈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以及心臟移植等方面。
在片中,不僅可以看到亞洲心臟移植手術后存活時間最長的“換心人”28年來的健康生活,中國第一例“打開心臟”做手術的親歷者正在享受天倫之樂;也有親歷“猝死”卻極其幸運起死回生的中學教師,因罕見病14年間換掉全部主動脈及其分支后,投身公益傳遞愛心的帥氣小伙;還能看到因戴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批“人工心臟”而重返舞臺的脫口秀演員如何煥發生命的光彩……在人們關心的所有現實問題背后,展現中國醫生的不懈努力與偉大貢獻,以及人類不斷探索心臟奧秘的勇氣和智慧。
該片以醫學為切入點,從心臟整體,到心臟中的某個具體結構,逐層揭開這個器官鮮為人知的真相,在科普紀錄片形態創新上也做出新的嘗試。為了讓該片的創作更加國際化,同時加強與觀眾的貼近性,增強探尋的代入感和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力,該片特別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李建平擔任科學主講人,并參與部分實驗體驗。
人類不斷認識心臟,探索心臟奧秘,所有智慧的成果不僅僅是為了治療疾病,而是更好地擁有健康的心臟,讓生命更有光彩。心血管健康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科普紀錄片《打開一顆心》以期喚醒大眾重新認識心臟,關注心臟健康,珍惜每一次心跳。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