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熱門:上海天文館: 探究宇宙的終極浪漫

發布時間:2022-12-10 14:48:59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上海天文館位于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畔,于2021年7月正式開館。作為上海科技館分館,它占地38000平方米,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文學主題博物館,也是集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交互功能為一體的科普基礎設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天文館建筑在設計時,就希望建筑本身兼具教學意義。因此,設計者借鑒宇宙運行基本原理,通過對比例、形態以及光線的細致處理,以彎曲的外觀、狹長的帶狀結構,反映出太陽系內天體之間由引力所產生的錯綜復雜的運動軌跡。進入館內,也隨處可見曲線的蹤影,優美圓潤的圓洞天窗、倒轉穹頂和天象廳球體,共同詮釋著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

上海天文館以“連接人和宇宙”為主題,設置“家園”“宇宙”“征程”三大主題展廳和“中華問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三個特色展區及教育活動區。館內藏有約70件隕石樣本及120多件(套)文物,配有四大專業級天文觀測及天象演示設備,共計展品300余件。

上海天文館外觀(上海天文館供圖)

了解“家園”

“家園”展廳主要是對太陽系的全面科普,在這里,觀眾不僅會看到在古中國和古埃及神話中人類對星空的好奇與向往,還能看到對日、地、月三者起源和關系的生動展示,還有地球的自轉角度和運轉軌道等詳細演示。

展廳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大型地球展品。站在它旁邊,觀眾仿佛正處于大氣層邊緣觀看地球自轉,看晨昏線逐漸掃過每一塊陸地和海洋。這件藍色星球展品周圍還能看到月球、太陽和不少人造衛星。

擁抱“宇宙”

沿著“家園”展廳沉浸式的“星際穿越”樓梯走,即可到達二樓“宇宙”展廳。觀眾此時仿佛已離開太陽系,去擁抱整個宇宙。站在這里,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宇宙”展廳共有“時空”“引力”“光”“元素”“生命”5個分主題,這部分主要講述時空的誕生、探究引力、黑洞等內容。

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是“宇宙大年歷”,它將整個宇宙史濃縮為一年,人類幾乎在最后一刻才出現。還有一個展項是情景化的愛因斯坦教室,放置了愛因斯坦的黑板,上面可以看到愛因斯坦對宇宙的思考和對相對論的推演過程。

展現“征程”

第三個主題展廳是“征程”展廳,這里全景式展現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漫漫征途。展覽內容包含人類探索太空的“第一次”足跡,還有中國人走出地球的精彩瞬間,如嫦娥探月、太空實驗室和火星探測計劃等。天和核心艙的高仿真模型是這里的“網紅”展品,觀眾紛紛打卡拍照。“征程”展廳依托科技史故事和人類對未來的暢想,激發了觀眾對宇宙探索的興趣。

除參觀主題展廳外,愿意了解歷史的觀眾還可以在“中華問天”特色展區,觀看我國自商周有文字記載以來祖先眼中的天空。無論是甲骨文、古漢字中和星空有關的文字,還是史書里關于天象的記載,抑或古人刻畫出來的星空,都透著中國人獨有的嚴謹與浪漫。帶小朋友的家長可以在“好奇星球”展區,體驗寶貴的親子時光。這里適合3-6歲的兒童游玩,分為出發、花王星、冰火星、外星人等幾個重點展示區域,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是會噴出海洋球的冰山滑梯展品。

上海天文館注重將人文視角和科學視角結合,講述一個個生動的宇宙探索故事,同時將故事轉化為空間形態,讓觀眾真正走進太空故事。展覽在手法上通過對LED建筑成像、高清光學星空、逼真探月體驗、多功能球幕劇場等多種國際領先技術的運用,全景展現宇宙浩瀚圖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打造完整的宇宙環境。

(作者系中國科技館展覽設計中心工程師)

標簽: 愛因斯坦 最后一刻 精彩瞬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