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陽過”之后,怎樣才能盡快恢復元氣

發布時間:2023-01-20 11:49:40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不少“陽過”和“陽康”的人經常感慨,怎么病毒轉陰了,身體還是感覺乏力疲倦、心慌氣短,稍一活動像沒了底氣,更有甚者還把新冠康復期形容為“新冠月子”。

氣陰兩虛,轉陰后仍感乏力疲倦

新冠病毒屬于中醫的“疫毒”邪氣,病后雖核酸或抗原轉陰,但耗傷了人體正氣和陰津,很多病人容易出現乏力、不耐勞累、精神疲憊、氣短干咳、口干甚至低熱等癥狀,有慢性基礎病如營養不良、貧血、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結核病等人群尤為顯著。中醫認為這是存在“氣陰兩虛”“余毒未清”的原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體質因人而異,個體差異決定疾病恢復狀態,“新冠月子”不是必須坐。正氣盛、臟腑氣血充足,則好轉快;反之則病情遷延、恢復慢。病毒損傷元氣,出現乏力氣短、動則心慌自汗、食欲不振、舌淡等屬氣虛;口咽干燥、氣短干咳、手足心熱、舌紅少苔等屬陰虛。體虛不適癥狀若影響工作和生活,可配合藥食同源或保健調養方式,幫助扶正補虛。

藥食同源,吃出營養補益元氣

臨床營養學主張在新冠感染恢復階段補充優質蛋白、維生素等。建議食材多樣化,豐富而清淡,增加肉蛋等營養,避免全素;在保證主食攝入的基礎上,每天補充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鮮水果、20克左右堅果。

乏力疲倦、食欲不振者可選食山藥蓮子羹、海參小米粥、黃芪粳米粥、靈芝紅棗煲雞湯。口干體瘦、神疲心慌者可選枸杞百合銀耳羹或用西洋參泡水。老年人患病后需關注補腎納氣,可用生曬參燉煮,白果、核桃煲湯。

恢復期還常伴干咳痰粘、食少腹瀉等癥狀,這是陰虛肺燥、脾胃虛弱的表現。白蘿卜、杏仁、雪梨、枇杷入肺經,可代茶飲或熬湯,也可用川貝百合蒸雪梨,養陰潤肺、化痰止咳。蓮藕、山藥、花生、鯽魚入脾經,如鯽魚豆腐湯能健脾益氣、滋陰和中。海產品如海蜇含豐富蛋白質,有清熱化痰、消積化滯功效,如咳嗽咯痰、食欲不振時,可搭配海蜇拌荸薺。銀魚含優質蛋白,能滋陰潤肺止咳,體虛咳嗽、消化不良者可選銀魚配青菜、銀魚炒雞蛋。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雖乏力,但伴咳嗽咯黃粘痰、胸悶氣喘、口苦,舌紅苔黃膩,不能用“體虛”一概而論,不宜自行服用補品。

靜心修養,保護正氣防止復發

新冠感染恢復期,如起居無常、飲食不節、情緒失調均可導致病情復發。建議營養補充宜循序漸進,食量由少至多、由湯粥谷物逐漸增加肉類,以“七分飽”為宜。

病后元氣未復,余邪猶存,宜靜心修養為主,體勞、神勞、房勞均可致“勞復”。病情初愈2—3周,清晨洗頭或運動發汗后,避免受風著涼;尤其避免劇烈運動,以散步和舒緩運動為主;勿熬夜加班,過度耗費腦力;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或激動,防止“情志復”。同時,要防止精氣耗損,再發疾病。

總之,在恢復期應保護正氣,增強體質,保持充沛的精神體力。

(第一作者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第二作者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標簽: 食欲不振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氣陰兩虛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