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真正接觸外星文明之前,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文化里有沒有“年”這個概念,更不知道他們過不過年。但是我們總是禁不住去想象,并把“過年”寫進科幻作品里。
作為世界流行文化中知名度極高的系列作品,《星球大戰(zhàn)》中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在那個銀河里,人們同樣要過年。他們的“新年慶祝周”要持續(xù)5天。新年之前,來自銀河各地的樂隊、軍隊、花車聚集到銀河首都星球科洛桑,參加盛大的閱兵式,揭開新年慶祝的序幕。閱兵式后就是各種慶祝活動,最有趣的就是“銀河博覽會”,許多星球都會把自己的產(chǎn)品送來參展,而人們在參觀、購物的同時還能看到各種演出。
和“新年慶祝周”一樣重要的全銀河的節(jié)日還有每年3月19日的共和國日。顧名思義,這個節(jié)日慶祝的是銀河共和國成立。雖然它相當于國慶節(jié),但對于有2萬多年歷史的銀河來說,它所象征的和平、進步,和對新一年的慶祝同等重要。
《星球大戰(zhàn)》中還有一個節(jié)日也值得介紹,那就是居住在沙漠行星帕薩納的阿基人的先靈節(jié)。到了這一天,當?shù)厝舜┲噬L袍,放起五彩繽紛的風箏,品嘗美味的點心。雖然它不是全銀河的節(jié)日,但它居然每42年才舉辦一次。就沖著42年的盼望,這個節(jié)日的隆重性就不亞于新年。
離開《星球大戰(zhàn)》,回到我們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科幻作品。
馬伯庸寫過一個科幻短篇《大沖運》?;鹦菦_指的是火星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時間窗口,這個窗口打開的時候也就是在火星工作的無數(shù)地球人回家團圓的時候。于是,大約每兩個地球年一次的火星沖,就成了火星的“春節(jié)”,上演著一個個搶票或者搶不到票的故事,也就成了火星的過年文化。
《潮時空過年》是某電商拍的一部科幻廣告片。雖然推銷的是冰箱、手機等商品,但在短片中大家都用上了AR、VR裝備,這些商品也都智能得很,在“過年”這個背景中十分討喜。
而說到科幻電影,大概我們都還記得《流浪地球》中過年的情節(jié)。
在毀滅性的災(zāi)難面前,人類帶著地球踏上了長達千年的求生之路。極寒的地表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住進狹窄的地下城,過著物資匱乏的生活。即使如此,我們?nèi)匀粵]有忘記過年。不但有舞獅,還有用地球發(fā)動機制造煙花效果的春節(jié)十二響。而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們在2075年除夕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終于拯救了地球。
最后說說科幻春晚。
那是2016年春節(jié)期間,劉慈欣等中國科幻作家以接龍的方式寫了一篇科幻小說,這就是科幻春晚的開端。后來科幻春晚延續(xù)下來,參加的作家也越來越多,很多作家很自然地把過年寫進小說。
《2044年春節(jié)舊事》里,春晚劇組煞費苦心地找到了全國最后一個沒上過春晚的人;《“北京西”太空電梯修理記》說,每年到春節(jié)的時候要回家的人太多,遠遠超過了太空電梯的承受能力,為了維修它人們想出了“曲線救國”的辦法;《最后的春節(jié)》里,外星人干預(yù)地球人的生活,春節(jié)即將消失,而人類也即將消失……
科幻作家們展開想象力,展示著在未來、在宇宙中“過年”可能發(fā)生什么事。這些事情有的可笑,有的讓人發(fā)窘,有的令人感動。未來的人們讀到了,也許會心一笑……
過年是我們中國人基因中的一部分,是每個人每個細胞中DNA長鏈上四種堿基組合成的一段堅不可摧、每年都會表達的信息。哪怕未來我們進入銀河,走遍宇宙,這段信息也不會被刪除或替換。無論在宇宙的哪個角落,只要有中國人,就會有對未來的祝福,對團圓的期盼。
讓我們在宇宙的盡頭守歲,等待著新年第一天的黎明。
(作者系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
標簽: 星球大戰(zhàn) 科幻作品 太空電梯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quán)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fù)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