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塊巖石組成的“重慶萬卷書”
帶你讀懂8億年重慶地質史
一塊塊恐龍化石
(資料圖片)
為你揭開“侏羅紀時期”生物之謎
……
好消息
位于照母山科技創新城核心區的
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
即將于3月13日
正式向公眾開放
這個科普館
都有哪些看點?
小布丁帶你打探
↓↓↓
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
看點1
有5件“鎮館之寶”
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位于渝北區恒明路1號,地處照母山科技創新城核心區,是重慶以自然資源為專題的科普館,旨在收集、保護、研究并全方位展示重慶本域的地質變遷、古生物演化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礦等概況,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館內的重慶恐龍化石點分布圖 吳汪洋 攝館內展示了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多年調查和科研成果,包括普安云陽龍、磨刀溪三峽龍、元始巴山龍、普賢峨眉龍、東方劍齒象、巴氏大熊貓等珍稀藏品,是集中展示重慶本地巖石、礦石、化石最全的場館,為公眾探索自然、了解重慶開啟了一扇便捷的科普大門。
在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有5件“鎮館之寶”,都位于生命演化展廳。其中4件全國乃至全世界只有在這里能看到,分別是:
普安云陽龍正模標本化石
普安云陽龍正模標本化石。普安云陽龍化石于重慶發現并于2022年命名,包括11節薦前椎,若干頸肋、背肋和脈弧。普安云陽龍是一種體型中等偏小的肉食性恐龍,體長約5米,體重200千克左右。
磨刀溪三峽龍正模標本化石
磨刀溪三峽龍正模標本化石。磨刀溪三峽龍化石是目前亞洲新鳥臀類的最早化石記錄,是一種小型的植食性恐龍,體長約1.7米,身體纖細靈巧,善于兩足快速奔跑。
元始巴山龍正模標本化石
元始巴山龍正模標本化石。元始巴山龍化石在重慶發現并于2022年命名。元始巴山龍生活在1.69億年前,是亞洲最古老的劍龍,屬于植食性新屬新種恐龍。化石的發現為劍龍起源于中國的學說增加了新證據。屬名“巴山”代表重慶,種名“元始”表明這一新命名的劍龍代表了劍龍最基干或最原始的類群。元始巴山龍的發現,不僅豐富了中國劍龍類型,而且使全球4種最古老的劍龍中,中國獨占一半。
普賢峨眉龍正模標本化石
普賢峨眉龍正模標本化石。普賢峨眉龍化石在重慶發現并于2020年命名。普賢峨眉龍是繼磨刀溪三峽龍和普安云陽龍兩個新屬種之后,重慶發現的又一個恐龍新種。
巴氏大熊貓標本
另外1件鎮館之寶是生命演化廳中兩具巴氏大熊貓標本,其中一具有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頭骨化石,另一具是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骨架。現今官方報道的巴氏大熊貓骨架全球僅發現四具。
看點2
形式多元的科學殿堂
科普館總面積5000平方米,設有中心展廳、地質演化展廳、生命演化展廳、自然資源展廳四大重點展區,以圖文、大型實物標本、復原場景、多媒體、互動體驗裝置等多種展陳形式,帶領公眾開啟探索自然與生命之旅。
場館同時配套室外主題展區、科普教育區、業務研究區、公共服務區、管理保障區等多種功能區域,為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并愿意獻身科學研究的青少年提供成長土壤,為自然資源科普學習者、愛好者、從業者提供集交流、學習、展示、游覽的綜合平臺。
看點3
特色展項 非常體驗
馬門溪龍裝架
馬門溪龍化石2015年發現于合川區的大石街道,全長約24米,背高約3.8米,比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1957年發現)還要長2米。作為目前重慶復原裝架最長的恐龍,這個龐然大物陳列于中心展廳觸手可及的C位,仿佛一幅穿越時光的不朽畫卷,瞬間帶領游客重返巨獸橫行的史前時代。
《重慶地下一萬米》球幕影院
在沉浸式全景空間,通過360度球幕包圍式仿真環境,模擬下探重慶地下一萬米的極致三維立體視聽體驗,用回溯方式,從今至古,由近及遠,回顧重慶地質構造、巖石地層、古生物的協同演變歷程,為游客講述重慶8億年蕩氣回腸的地質史詩。
《重慶漂流記》原創動畫
以手繪動畫質感,生動直觀地為游客呈現在波瀾壯闊的地殼板塊運動過程中,大陸板塊是真正的“諾亞方舟”,重慶在華南地塊的托舉下在大洋上漂流,穿越8億年時空,行程數十萬公里,成為我們今天的家園。
重慶萬卷書
重慶市境內主要發育沉積巖,地層出露齊全。這些不同時代和環境下形成的巖石多姿多彩,在地質演化廳內順序疊放,恰似一頁一頁地史書卷,以豐富的地質信息無聲講訴著重慶8億年的地質歷史。
云陽恐龍化石復原墻
云陽恐龍化石墻是重慶境內發現的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侏羅紀原址單體恐龍化石墻。原址長150米,高6~10米,墻上保留恐龍化石近5000塊,涵蓋頭骨、牙齒、椎體、肢骨、腰帶等多個骨骼部位。生命演化廳中心區域1:1復原其部分化石富集區,通過墻體光影效果襯托,為游客帶來親密接觸消失的史前巨獸之震撼體驗。
萬州鹽井溝動物群復原場景
萬州鹽井溝是中國第四紀哺乳動物研究的發祥地、中國南方產出更新世化石最豐富的地區和中國南方洞穴埋藏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的典型代表產地。生命演化廳內裝架東方劍齒象、巴氏大熊貓、華南巨貘、谷氏大額牛等多種國內罕見的高完整性骨架化石,為游客演奏出一曲繁盛多樣的史前生命歡歌。
頁巖氣綜合展示平臺
重慶市頁巖氣資源豐富,地質資源量 13.7萬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三。涪陵頁巖氣田率先建成了我國首個百億方產能大型頁巖氣田。自然資源廳內利用開采平臺模型、水浸實驗、多媒體影片等,生動展示了頁巖氣的開發利用過程和工作原理,結合多點互動觸摸墻,讓游客在趣味問答中,提升對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資源自信。
看點4
兩館聯動 解讀重慶
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 吳汪洋 攝重慶市規劃展覽館與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同屬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實行主分館制,科普館由規劃館管理。規劃館立足重慶市國土空間規劃,科普館普及重慶自然資源,兩館聯動,多維度詮釋重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科普館
每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30停止入場)開放
周一閉館
節假日開館時間以公告為準
實行分時段預約參觀制
在線預約系統于3月13日上線
市民到館前請提前進入
“重慶市規劃展覽館”
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每日每時段名額有限哦
小布丁·交通指南
科普館具體地址:
重慶市渝北區天宮殿街道恒明路1號
乘坐公交前往:
1、乘坐重慶公交886路(上丁公園方向)、133路(動步公園方向)、870路(上丁公園方向)至“西湖路精信中心”站下車,向前步行約200米即可到達;
2、乘坐重慶公交411路(洪湖西路方向)、886路(財富中心方向)至“月亮灣公園西”站,向前過紅路燈后直行約300米,然后右轉即可到達;
3、乘坐重慶公交145路(往動步公園方向)至“上丁公園”站,向前至紅綠燈右轉,步行約250米后再次右轉即可達到;
乘坐軌道交通前往:
1、乘坐重慶軌道交通環線至動步公園站1號出口,直行約500米后,右轉即可到達;
2、乘坐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至幸福廣場站2號出口,沿道路直行約600米至頤和幸福酒店路口,右轉約300米即可到達。
自駕前往:
自駕車游客導航“重慶自然資源科普館”,車輛由西門進入,根據指示標牌停放至室內停車場,步行至科普館。
不負春光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