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遙感衛星應用越來越廣泛,衛星對普通公眾來說也不再陌生。為了做好航天文化品牌培育推廣,吉林省依托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培育創新環境。
小朋友正在學習制作衛星模型。?新華社記者孟含琪?攝三條科普長廊、科普教育廳、光體驗廳……在長光衛星國家級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里,一些中小學生和家長正在參觀。基地內陳列著中國空間站、火星探測器、長征系列火箭等實物模型,還張貼了3000平方米的銀河系、太陽系以及遙感應用主題壁畫,旨在向社會大眾傳播航天知識。
由于航天領域具有專業性,科普基地專門組建了一支專業的科普講師隊伍,編寫了《認識衛星》《宇宙的奧秘》等系列科普教材,設置了《衛星應用誕生記》《手工火箭實驗課》等7門課程,持續創新科普教育方式,努力做中小學生航天夢的“播種人”。
除了面向中小學生的科普活動,對于衛星應用感興趣的成年人,也有相關的科普培訓。2022年底,“吉林一號”遙感開發者培訓班第一期線下集訓營正式開班。培訓班上,學員學習遙感衛星的相關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不斷挖掘“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數據潛在價值,創造更多新的應用。
近年來,吉林省加大力度培育航天及相關信息產業。由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運營的“吉林一號”遙感衛星星座已有70余顆衛星在軌,組成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在農林、水利、環保、交通、自然資源、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拓展了150余項精準服務。(記者孟含琪)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