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劉心雨(山東大學)
近日,研究學習甲骨文方向的95后女生李瑩,因發視頻吐槽專業“冷門”意外走紅,她在視頻中向大家科普甲骨文的源頭、學習甲骨文的用途。不少網友在線催更,希望通過學習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3月24日《央視新聞》)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但是,由于實用價值低、教育科普程度的不足,甲骨文這一優秀的文化瑰寶被束之高閣,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不僅在小學和中學的教育中難以見到關于甲骨文的教學,甚至到了大學,與甲骨文有關的選修課程也是少之又少。除了專業學者之外,大眾接觸和學習甲骨文的途徑非常有限,這讓甲骨文在普通人眼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成為了只可遠觀、不可意會的“冷門絕學”。
然而,隨著李瑩科普甲骨文的視頻走紅,無數網友留言催更,也讓我們意識到,“冷”文化并非永遠遙不可及,而是在這個時代中仍然散發出“熱”魅力。
在視頻中,李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了每個漢字的起源與它背后的故事,賦予漢字生命力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正如李瑩所說:“每個漢字之所以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背后都有一段屬于它自己的生命軌跡?!奔坠俏氖侵腥A漢字的源頭和中華文化的根脈,其本身就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而現代技術的發展也給甲骨文這樣的古文化賦予了新的活力。一個漢字最初是什么樣的,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轉化成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形象——這種形象化的轉變可以通過科技制作和視頻形式更加直觀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形象化的視頻打破了晦澀難懂的古文建立起的屏障,使古文化的魅力更加清晰可見,一覽無余。
如何讓古文化源源不斷地散發“熱”魅力?首先需要將古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例如,在北京開幕的“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全球首展”依托3D光雕技術,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用48臺高清投影儀打造全沉浸式光影世界,再現敦煌石窟文化的藝術魅力?,F代科技給古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好地與現代世界接軌,從古籍文獻中蘇醒過來,重新散發生機與魅力。
此外,古文化要積極與年輕人接軌。除了李瑩,還有很多年輕人也同樣熱愛著古文化。而年輕人往往有著更新潮的思想與更開闊的眼界,在傳承的同時也為古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傳統文化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而是應該守正創新,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讓更多年輕人走進古文化、傳承古文化,促進它的年輕化表達,在與年輕人接軌的過程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甲骨文的走紅,讓我們看到,“冷”文化也有“熱”魅力。不能讓古文化永遠沉睡在古籍文獻中,而是應該在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和與年輕人的接軌中重新散發出生機與活力。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