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團隊在探究深層地下水變化與地表形變耦合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利用時序衛星雷達干涉測量對深層地下水變化進行監測的新方法,并成功應用于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超采最嚴重的滄州中部地區。
研究結果表明,2003年至2010年,滄州地區出現多個地面沉降漏斗,但也有部分地區地面發生了明顯抬升。此外,滄州中部地區深層地下水虧損明顯,其中大部分為不可恢復的弱透水層壓密釋水,意味著地下水超采嚴重。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以來滄州部分地區水位逐年回升,深層地下水虧損速率呈減緩趨勢,表明這一地區近年來采取的節水壓采措施對抑制深層地下水超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以來,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長期超采形成全球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導致大面積地面沉降、地下水資源枯竭和水環境惡化。因此,厘清深層地下水變化與地面沉降的耦合關系,查明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儲量變化,對于這一地區地下水資源科學管理和調控、解決與地下水超采相關的環境問題均有重要意義。(譚元斌)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