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西安這些博物館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發布時間:2022-02-15 11:58:1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公示《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1-2025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的通知》(科協辦發普字〔2021〕26號)要求,經評審有800家單位擬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含博物館、紀念館165家。陜西共有7家博物館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其中5家位于西安市,分別是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陜西自然博物館、西北大學博物館、長安大學公路交通博物館。

陜西7家

西安市5家詳情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陽陵而建立。1999年建成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漢陽陵是西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陵園,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總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該院目前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四個基本陳列,展示文物一萬余件。博大精深的漢文化、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獨具特色的地下遺址博物館、秀麗宜人的園林風光,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日益發展成為國內外獨具魅力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

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坐落于古城西安,隸屬于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博物館展陳面積2100余平方米,分兩個展館共18個主題展區,擁有來自世界30余個國家的各類展品7800余件,包括從1億2千萬年前的遠古動物牙頜化石,到當今世界上最新口腔醫學成果。藏品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門類之全、展館規模之大,為世界口腔醫學博物館之最。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大門

博物館于2007年8月初步建成并對校內開放,2010年10月經擴建的展館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2013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納入國家博物館管理體系,2015年被命名為“陜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19年6月現館建成試開放,成為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史教育基地”、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人文素養培育基地”。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序廳

博物館在國內外影響較大。“世界口腔種植學之父”布倫馬克教授等數十位國際知名教授均將其創新成果和珍稀文物捐獻于此,并引以為榮。故被業界譽為世界口腔醫學的“麥加”,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來參觀拜謁。

建館13年來,博物館始終堅持為世界建館、為中華立碑、為口腔書史、為民眾啟智的宗旨,堅持以文物為基礎、以歷史為脈絡、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的建設思想,努力實現歷史傳承、文物收藏、科普教育、史料研究等功能,通過展現口腔系統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介紹世界、中國口腔醫學史的發展和世界口腔醫學名人的貢獻,引導觀眾樹立“健康人生,從齒開始”的意識。還通過開設兒童口腔體驗區,以及開展“神奇的牙齒” “醫學創新之路” “攀緣的足跡”等14個專題講座,積極提升民眾科學素質及口腔健康水平。先后接待觀眾近10萬人,其中國外觀眾1萬余人。多所國外著名牙科學院,將送學生到此參觀作為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我國許多中央領導人也曾專程參觀過這座博物館,并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鼓勵。如今,博物館已發展成為世界口腔醫學的文化符號和教育中心,成為廣大民眾接受口腔健康科普教育的學習場所,成為廣大民眾走近科學提升素養的體驗基地和學習課堂。

陜西自然博物館

陜西自然博物館坐落于西安市長安南路88號舟形環島,占地103畝,2008年1月建成開放,場館建筑呈星球和月牙形,猶如“日”和“月”,蘊含“日月同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是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由“三館兩院一區”組成,即自然展館、肯尼斯·貝林展館、科學探索中心(在建)、穹幕影院和5D動感影院,以及室外科普體驗區。

自然展館通過37億年的標本與歷史對話、與自然和科學對話,以“地球演化”“生物進化”“生態文明”為三大主線,展現自然發展史,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設有地質萬象、古生物長廊、昆蟲王國、神奇秦嶺、珍惜世界動物、煤海之光和生命之光七個常設展廳,主要展示陳列了5000余件標本模型,有巖石鼻祖紫蘇斜長麻粒巖等礦物標本,有魚龍、翼龍、馬門溪龍、似銀杏、新蘆木等珍貴的遠古化石,有秦嶺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珙桐 、獨葉草等珍稀動植物標本,呈現出一幅絢麗多姿的地球生命物種演化圖。

肯尼斯·貝林展館珍藏著國際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貝林先生捐贈的世界各大洲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展館以“星球·自然·共生”為主題,以“與動物同行”為展示主線,以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輔以沉浸式展示方法,分為多彩亞歐、野性非洲、雄渾美洲、奇異北極、神秘澳洲、生存法則、江海律動、穹幕影院、勇敢者通道、互動體驗等10個展示體驗區,共展出七百余件世界珍稀野生動物標本。

室外科普體驗區設有探秘夢工場、航天科技體驗、鳥語林、礦物和化石觀摩、珍稀植物鑒賞、尋夢恐龍、錦鯉喂養、廣場鴿等區城。陜西自然博物館以豐富的館藏和優質的服務為游客開啟探索自然奧秘、領略物種神奇的窗口。

西北大學博物館

西北大學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綜合類高校博物館,館下設校史、地球、生物、歷史4個分館。其中涵蓋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古生物化石、秦巴山區及黃土高原生物多樣性、館藏文物等7大基本陳列。該館還形成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互為補充的陳列體系。

地球館

本館主要陳列內容分為,秦嶺造山帶及其資源環境效應、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古生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等3個專題展出。

生物館

生物館是一座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場館,生物館陳列內容按照生物進化線索的主旋律。這里的生物千奇百怪,有你僅在課本里讀到過的,但更多的是你從未聽說過的。在此館,你可以盡情領略秦巴山區、黃土高原生物多樣性的地域特色,亦可以肆意探尋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的緊密關系。

專題館

“候伯宇先進事跡”展覽館

“岳鈺佛教”美術館

“絲路遺珍館”專題館

館藏精品:樹舌靈芝、蝶翅畫、鴛鴦、神秘果、甬鐘、仰韶陶翁館、石錛、竹節骨飾、生命樹、現代動物譜系樹、高家山生物群、古人類、古棱齒象、披毛犀、薩姆獸等

地址:位于西北大學太白校區

長安大學公路交通博物館

長安大學公路交通博物(交通館)坐落于長安大學渭水校區內, 于 2009年開始籌建,2011年六十周年校慶之際正式落成開放。交通館擁有展陳文字20余萬字,圖片6000余張,特色視頻20余部, 公路專業典藏、專業書籍等近現代文物72件套,公路相關專業教學模型藏品、標本、沙盤200余件套,紅旗CA771轎車、指南車、計里鼓車、汽車模型等70余件套。

該館是全國首批高校博物館聯盟成員單位、中國公路學會授予的全國首批“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交通強國文化教育基地”,并于近年正式成為國家文物局備案博物館。交通館的展陳思路緊密圍繞我校公路交通的特色學科專業,涵蓋道路、橋梁、隧道、汽車、智能交通、交通工程、筑路機械等專業領域。

編輯:融媒體

標簽: 口腔醫學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