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腫瘤,卻死于心臟”,看似有悖認知,卻真切地發生在許多惡性腫瘤患者的身上。基于患者實際訴求交叉學科——腫瘤心臟病學應運而生。就在今天召開的“科技會客廳”上,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表示,腫瘤心臟病學的科普認知任重道遠,亟待讓更多人知曉。
惡性腫瘤已成我國高發疾病之一,各類新型抗腫瘤藥物雖然能極大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但也帶來不可忽視的心臟毒副作用。例如,PD-1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抗癌神藥”之時,有可能引發極其兇險的免疫性心肌炎,重癥患者死亡率近50%,且有大量輕癥患者在腫瘤治療與保護心臟的兩難境地當中進退維谷。
此外,隨著腫瘤患者預期壽命的延長,合并心血管疾病概率隨之增加,針對性地制定該人群的治療方案成為腫瘤治療新考驗。
在葛均波院士及中山醫院心內科程蕾蕾主任醫師等共同倡導下,早在2018年4月,中山醫院已率先開設華東地區首個腫瘤心臟病學多學科聯合門診,去年5月開設腫瘤心臟病專病門診,給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腫瘤患者打開治療渠道。四年來,團隊為數千名腫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給予精準治療,提供醫學指導。
葛均波院士、程蕾蕾團隊還從祖國傳統醫藥寶庫尋求答案,發現西紅花總苷作為缺血性心肌病的有效治療藥物,在改善心肌氧供之時,對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發的輕癥免疫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療效。該基礎研究成果刊于權威期刊,團隊同步申請“西紅花苷I制備”治療輕癥免疫性心肌炎藥物的發明專利,并成功轉化。
讓“腫瘤心臟病學”這一新興學科走進大眾,團隊將臨床真實病例改寫成醫學科普故事書、拍攝微電影。
迄今,團隊編撰《簡明腫瘤心臟病學臨床指導手冊》,成為我國首部腫瘤心臟病學領域的實戰總結。《腫瘤心臟病學真實世界病例索驥》也將出版發行。而由程蕾蕾主任醫師撰寫的《醫生最懂你的心》、《說句心里話》、《說句心里話2》等科普故事書已在讀者群中獲得較好反響,《說句心里話3》今天同步發布。
今天活動上,腫瘤心臟病微電影《說句心里話》開機。葛均波院士表示,希望科普項目帶動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腫瘤心臟病學科建設,造福更多患者。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