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對于油氣開采,很多人的直觀感覺是,油氣在地下像一條河流或者一片湖泊,開采油氣是從地下“油河”中把石油和天然氣抽出來。其實油氣全部藏在巖石的孔隙和裂縫里,不過這些孔隙和裂縫大多數時候比頭發絲還細,肉眼很難分辨出來,看上去跟普通的石頭沒什么兩樣。
一般來說,科學家會憑經驗判斷,從地下3000米左右取出的頁巖巖心,顏色較黑的可能就富含油氣,但也不絕對,因此需要依靠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來檢測。
在頁巖氣評價與開采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記者見到了一塊巖心樣品檢測的過程,其中一個環節是需要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巖石表面的孔隙分布。只見實驗員用儀器將一塊黑油油的石頭磨成幾乎透明的石片,夾在載玻片中,送進顯微鏡,不一會兒,電腦顯示屏上就顯示被放大了50倍的石頭,表面看起來溝壑縱橫,好像取了一塊毛細血管組織。
藏著石油的巖心樣品
油氣為何會藏在這些細小縫隙里?這就要從油氣的誕生史說起,通常認為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億萬年前古代海洋、湖泊和沼澤中的生物母質等經過漫長的沉積、埋藏、成巖、熱解及裂解等地質過程演化形成的。現在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大都賦存在地下數百米至數千米地層巖石的細微孔隙、裂隙和裂縫中并可能在不同條件下發生遷移和聚集。
看似堅硬的巖石其實是一種多孔介質,存在很多細小的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孔隙、裂隙和裂縫,這些孔縫就是油氣在地下的儲集和運動空間,油氣勘探就是在地下尋找可能發生油氣聚集的有利目標——即“油氣藏”。
油氣藏被發現后,一般都會通過更多的鉆井工作,使地層中的天然氣或石油流入井筒并上升到地面,最后進行匯集和處理,這個過程就是油氣開采,當然開采過程中也要利用更多技術手段和工藝,比如注水、壓裂等,總之就是想盡辦法把地下的油氣開采出來。
頁巖氣的開采方式和常規油氣有相似之處,也有一些差異。主要原因是地質條件不同,常規油氣的儲層相對疏松、連通性好,頁巖氣則儲存在特別致密、連通性極差的泥頁巖儲層中,因此被稱為“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我國在2011年底將“頁巖氣”列為獨立礦種,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實踐,我國頁巖氣產業已在四川盆地及周緣區域取得規模化、商業化開發的巨大成功。
標簽: 四川在線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