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校長,我們給華政附校的課后服務安排在3月4日下午3點,請您放心!”“曹老師,我們的課時肯定要安排到‘三·五’之后了,之前的幾天,‘小松電學堂’都已經排滿,真的不好意思!”3月1日,距離前一次活動剛剛過去兩天,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明燈”黨團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楊敏霞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原來自去年“小松電學堂”成為上海市松江區首個電力科普示范點以后,就因其趣味的教學、精彩的互動、定制的實踐而逐漸“走紅”于區內各家小學乃至幼兒園,“科普配送到校園”得到了廣大師生及家長的青睞。
校企合作 填補義務教育空白
“小松電學堂”的前身是松江供電“電力大講堂”,有20余年的歷史,電力志愿者長期進駐社區、校園、鄉村、企業開展安全用電講座、提供用電咨詢。2021年9月1日,松江供電整合內部資源、深挖自身優勢、聚焦教育領域,將電力科普教育資源同區域學校和幼兒園進行定向匹配,同時“電力大講堂”正式更名為“小松電學堂”。
“‘全國法制宣傳日’‘國家憲法日’等等,都是我們‘小松電學堂’最好的開講時間,我們走進校園,為孩子們宣傳《電力法》、普及觸電急救知識,這樣能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安全用電意識?!睏蠲粝荚诮M織工作之余,介紹了“小松電學堂”的主要作用及志愿者們的很多“幕后”奉獻。以在“小松電學堂”上廣受小朋友歡迎的《校園發現電的一天》動畫片為例,其中所有的校園素材、故事創意以及視頻語言,都是松江供電的黨團志愿者利用工余時間發揮想象、制作完成的。
如今,在“小松電學堂”的普及下,松江區數個小學的孩子們都學會并記住了28字的安全用電順口溜:室內第一擦干手,不玩插座和插頭;室外設備繞開走,下雨打雷別逗留。
有感于“小松電學堂”的特色,松江區第三實驗小學常務副校長唐雷說:“生命安全教育和科學素養培育意義重大。‘小松電學堂’通過真實的情景、問題的驅動進行電力科普教育,對學生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在我們這里,電力科普真實填補了義務教育的空白呢!”
系統運作 助力國家政策落地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1年8月,上海公布教育“雙減”措施。作為能源企業,服務一方的“電小二”,松江供電借助“小松電學堂”這一平臺,將國家戰略、政府政策融入其中,配置“電力營養餐”,助力政府政策在學校落地。
2月25日,恰逢冬奧會閉幕,新一期的“小松電學堂”走進民樂學校,開始科普冬奧會綠電、介紹“雙碳”戰略。課堂上,常人眼里的一段普通導線、一點家常鹽水,外加一個銅片、一個鋅片,成為志愿者授課的重要道具。在大家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將導線與其他道具依次首尾相連,一個簡易的“鹽水發電裝置”誕生了??吹剿查g點亮的燈泡,四年級的李逸翔興奮地說:原來水是導電的物體,鋅片里面有電子,這個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在孩子們感受綠色能源魅力的同時,“小松電學堂”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完善。據楊敏霞介紹: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小松電學堂”開發出《校園里發現“電”》《的奧妙》《生活中發現“電”》《我來助力“雙碳”》《“電”從哪里來》《小電荷的旅途》《玩中學“能量轉換”》《觸電急救科普》等8大核心課程,主要知識點、教學時長等均拉開梯度。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小松電學堂”團隊還實行內部分工,包括課程開發組、講師組、實驗輔助組和宣傳組,均由“明燈”黨團志愿者義務擔任。而在每次課程結束后,志愿者們還會進行結構化復盤和反思改進,為該項目常態化運行打下了基礎。
“希望我們‘小松電學堂’這樣成系統的運作,既能豐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也能為國家有效實現‘雙碳’政策、實現教育‘雙減’做一點貢獻?!敝驹刚邚埼翟诮邮苊襟w采訪時說。
因材施教 播撒科技報國種子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水果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發電嗎?”圍繞著“電”這一主題,去年12月17日,“小松電學堂”第一次走進了幼兒園。當天,文誠幼兒園的35位大班小朋友坐在教室里,伸長脖子、目不轉睛地凝視志愿者將導線接片逐一插入水果中,小燈泡立刻發出了綠色的光。“水果電池!水果電池!”小朋友們驚喜地拍起了小手,并隨著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制作起水果電池??粗∨笥蜒壑械暮闷?,志愿者周鈺奇感慨道:“這一經歷能夠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帶來極大幫助。”其實,這就是“小松電學堂”決定走進幼兒園的初衷。
區別于小學學生,學齡前兒童的世界更加充滿“魔幻”?!靶∷呻妼W堂”就抓住小朋友的這一心理,賦予大家目之所及的物品以新的生命力。如魔術般的實驗,直接激發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志愿者還通過多媒體、繪本為孩子們普及科學知識、打開探索科學世界的大門。“‘小松電學堂’的課程結合生活又富有創造力,給孩子們帶來了新體驗,我感到非常好!”“孩子這樣能學到更多,這些東西都是他們日常見到的,但是作用又跟他們平時見到的不一樣,這樣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蔽某怯變簣@教研組長陳雯和家長吳媽媽在完成現場觀摩后,對“小松電學堂”充滿了好感。
“水果電池”“鹽水發電”“手搖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據了解,自“小松電學堂”成立的半年時間里,已開展了12次活動,惠及1593名學齡前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霸谥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需要我們以及未來的孩子們落實科技興國,我們真心希望通過‘小松電學堂’,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熱愛科學、科技報國的種子?!睏蠲粝紝ξ磥頋M懷希望。
編輯:王勝
責任編輯:朱國秋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