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wǎng)

紅網(wǎng)手機報科普專刊丨奧密克戎四大謎團揭秘

發(fā)布時間:2022-03-16 10:13:00 來源:新浪網(wǎng) 責任編輯:caobo

在人身上,奧密克戎似乎具有高度傳染性,但引發(fā)的癥狀卻不如其他變種,它為何會這樣?英國《自然》雜志在近日的報道中,解開了有關奧密克戎的四大謎團。

奧密克戎的快速傳播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擁有數(shù)十種突變,這些突變將它與以前的變體區(qū)分開來,并使它能夠避開宿主體內的抗體,特別是能與病毒外圍的刺突蛋白結合并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的中和抗體。與德爾塔變體相比,奧密克戎有更多宿主可供選擇。另外,奧密克戎本身具有的某些特征也可能使其具有高度傳染性。

從住院率和病亡率來看,與之前的變體相比,奧密克戎似乎更弱。但鑒于很多人通過接種疫苗或此前感染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所以科學家們希望弄清它的“變弱”在多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人的免疫系統(tǒng)已經(jīng)可以對付這種病毒;在多大程度上是因為病毒本身。

美國克利夫蘭凱斯西儲大學醫(yī)學院的科學家通過研究5歲以下兒童的首次感染情況來區(qū)分這兩種因素(這些兒童尚未接種疫苗),從急診室就診率、入院率或重癥監(jiān)護室和對呼吸機的需求情況來看,感染奧密克戎的癥狀要比德爾塔輕。在另一項研究中,南非科學家分析了奧密克戎感染早期階段成人的住院和死亡風險,表面感染癥狀嚴重性降低的因素中,有25%是因為病毒本身的特性。

研究人員在研究病毒體內引起T細胞注意的部分。與之前的變體相比,能被T細胞識別的病毒蛋白在奧密克戎中似乎沒什么變化--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雖然T細胞對反復出現(xiàn)的威脅的反應比抗體慢,但它們一旦開始行動,就會非常有效,這有助于阻止感染癥狀變得更嚴重。

了解新冠病毒體內哪些部分很少發(fā)生變異并且能激活T細胞反應,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研發(fā)出新疫苗,誘導T細胞對抗當前和未來的病毒變種。

美國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進化病毒學家杰西-布羅姆說,未來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奧密克戎繼續(xù)變異,產(chǎn)生一種更糟糕的奧密克戎+變體;另一種情況是出現(xiàn)一種新的、跟奧密克戎不相關的變體。此外,科學家們懷疑奧密克戎可能會滲透到更多物種體內,然后再次傳回人類,帶來新的危險。

◆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時,就醫(yī)時,口罩必須戴好!

◆內外上下要分清,貼合蓋住口鼻頜,嚴密合,防飛濺,口罩必須正確戴!

◆日常注意手衛(wèi)生,佩戴摘下要洗手,口罩衛(wèi)生不能少!

◆臟污、變形要更換,損壞、異味要更換,一個不超8小時!

◆家庭常備口罩,外出要帶備用的,廢棄口罩不亂棄!

◆擁擠時,乘電梯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進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再熱也要堅持戴口罩!

手機報重要提醒:未戴口罩,未掃場所碼!不得進入公共場所!(科技日報、紅網(wǎng)綜合)

標簽: 科學家們 公共場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