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小區和辦公樓實行集中核酸采樣,排隊現象難免,居民前往超市購物時人流較大。有市民提出,去人群相對密集的場合,擔心一只口罩防護程度不夠,兩只口罩疊戴合適嗎?
對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消毒和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戴口罩一直被強調,口罩的防護作用顯而易見。但從戴口罩本身來說,面臨的場景不同、口罩的材質不同,防護方法和效果也有一定區別。
如果是在室外的空曠區域散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控制在1米及以上,口罩可以暫時不戴;但如果是在室外的人流密集區域,如商場出入口附近、地鐵站外,來往的人多而雜,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無法完全保持,就還是建議戴口罩。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看是否能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為了加強防護,需要戴兩只口罩甚至更多嗎?朱仁義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目前常用的無紡布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包括N95、KN95等防顆粒口罩,只要是符合防護要求的口罩,普通市民戴一只就足夠了。
“有人可能在視頻里看到過曾經有醫務人員戴著兩層口罩,所以有誤解。”朱仁義解釋說,新冠暴發初期的確有醫務人員采取“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疊戴的情況,當時是因為醫用防護口罩物資比較緊張,為了盡量節省醫用口罩、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所以加了一個外科口罩疊戴。當時,醫務人員有極大概率直接接觸確診病例,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當下普通市民沒有疊戴口罩的必要,而且疊戴口罩易造成口罩與臉之間不貼合,反而增加感染風險。
在具體的佩戴上,除了選用適合的口罩,一定要注意將口罩和臉部、鼻部貼合,露出口鼻、口罩與面部縫隙較大,都不符合規范。
朱仁義同時提醒,建議市民盡量不選擇布口罩、紗布口罩等織物類口罩佩戴。這類口罩并非防護口罩,其主要作用是防大顆粒、大灰塵,對細菌、病毒的防護效果則比較弱。此前,實驗人員曾用紗布口罩做實驗,發現即使是24層紗布口罩,其阻擋細菌的性能仍比較差。“病毒比細菌更小,織物口罩對病毒的防護作用必然更低。”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