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什么是優質睡眠?失眠后如何治療?聽聽專家的科普

發布時間:2022-03-21 14:23:36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主題為“良好睡眠,健康同行”,旨在呼吁公眾提高對健康睡眠的察覺和重視。

什么樣的睡眠是優質睡眠?失眠對健康有什么樣的影響?失眠后如何治療?帶著一系列與睡眠有關的疑問,記者走近了鎮江市精神衛生中心康復睡眠科的專家。

最佳睡眠時長因人而異

在剛剛結束的冬奧會上,谷愛凌成功收獲兩金一銀,成為了年輕一代的新晉偶像。她在采訪中談到成功的秘訣時,特意講述了充足睡眠的重要作用,她說自己一天要睡10個小時。那是否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呢?

市精神衛生中心康復睡眠科副主任醫師張碧丹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10余年,多次在國內知名睡眠醫學中心進修學習。她介紹,如果把身體比做一臺機器,日常工作和生活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睡眠則是給機器散熱、更新、清理緩存,補充能量和維護。剛出生的嬰兒,每天大約需要睡16個小時,1歲的孩子每天大約需要睡14小時,10歲孩子大約需要睡10小時,到了成年,每天大約需要睡7-8小時,進入老年,則減少到6小時左右。睡眠和年齡息息相關,同時,每個人的最佳睡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谷愛凌每天持續運動多個小時,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需要的睡眠時間可能更長。

在臨床上,張碧丹碰到過最小的失眠患者是10多歲的孩子。她說,兒童的失眠問題如今并不罕見,大多與孩子的睡眠行為習慣有關。比如孩子晚間使用電子產品、打游戲等使精神過于興奮,又或者父母熬夜影響孩子的入睡時間,長久以往就會使孩子沒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和智力發育。

想要形成優質睡眠,除了注意睡眠時長,大家還要關注深度睡眠時間。根據科學研究,人體深度睡眠是在夜間12點至3點之間,因此最好是在11點前要準備入睡。

出現睡眠問題要盡早就醫

“醫學上,睡眠障礙問題共有90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失眠,我國的患病率大約為12%。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也在上升。” 張碧丹說,以前很多人不把失眠當作生病,認為不重要。也有人在受到失眠的折磨后想尋求幫助,但不知道去哪里看病,怎么治療,還擔心使用安眠藥治療會產生依賴。

鎮江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睡眠中心內曾有一名患者,他有10多年的失眠病史,一開始是自己在藥店配藥,后來聽鄰居推薦了一種藥物后,又自行換了藥,可失眠癥狀始終沒有改善,直至來到醫院。張碧丹了解他的病史后發現,他吃的藥物根本不適合他的病癥。這種自己胡亂用藥的現象在失眠患者中并不少見。

目前,失眠癥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張碧丹介紹,現在常用的改善睡眠的藥物是需要患者到專業的科室去評估睡眠情況后再使用的。常見的物理治療手段是重復經顱磁刺激和經顱直流電刺激,這是無痛、無創、安全的神經生理技術,可以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加深睡眠的深度。

此外,在心理治療方面,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也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癥狀。還有運動療法,中等強度的有氧體育運動對改善睡眠質量最佳。

記者 王露

通訊員 沈蕾 吳蘭珍

標簽: 精神衛生中心 世界睡眠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