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4日訊(記者劉嘉 通訊員張偉)3月23日,江漢區大興路小學32名師生來到湖北省氣象科普館參觀、學習。在這里,同學們看到了氣象觀測設備從古至今的變化,知道了二十四節氣的特點,還客串了一把“天氣預報員”。
“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到湖北省氣象科普館!”一走進氣象科普館,孩子們就被湖北省沙盤地形圖、二十四節氣展板、古代氣象儀器等吸引。聽了工作人員講解,同學們才知道原來古人就是通過紀限儀、天體儀等觀測氣象。工作人員告訴大家,紀限儀現存于北京古觀象臺的觀測平臺上,是中國第一臺在觀象臺上使用的紀限儀,豐富了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的內容。
“冰雹如何形成的?”“為什么天氣晴朗云是白色的,而快要下雨時是灰色的烏云呢?”參觀時,同學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湖北省氣象局科普志愿者楊家邁一一回答了同學們的疑問。原來冰雹是由于天氣劇烈變化、冷熱氣流交替所形成的,冰雹是我省主要氣象災害之一。云本來的顏色是白色,天氣晴朗時,光線充足,所以可以顯現云本來的顏色。下雨的時候,云層比較厚,光線無法穿透云層,所以云是灰色的。
學習了這么多氣象知識,孩子們都迫不及待想“露一手”。 四(4)班學生施憶晨走到模擬氣象影視演播廳,客串了一把“天氣預報員”。“鄂西北是大晴天,鄂西北的觀眾朋友可以把家里的東西拿出來晾曬了。鄂西南是中到大雨,鄂西南的觀眾朋友注意防雨。江漢平原是多云天氣。鄂東北是陰天。鄂東南是雷雨天氣,要注意安全!”他的表現,也獲得了同學們和氣象專家的掌聲。施憶晨說:“原來要把天氣預報得準確,需要這么多知識,也需要這么多精密儀器設備的幫助。”
在大興路小學,孩子們對氣象一直都有很濃厚的興趣。2021年 3月23日,該校與龍王廟公園共同在公園內成立“興蕓”科普氣象站,為孩子們觀測氣象、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提供實踐基地。這座小小的氣象站還能通過外接電子顯示屏,向市民實時發布氣象觀測數據。“后期,學校還將與校外場館加強聯系,延伸課后特色服務,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到更多氣象知識,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大興路小學校長王繼承說。
大興路小學學生客串“天氣預報員”。通訊員張偉攝
大興路小學學生正在參觀學習。 通訊員張偉 攝
[編輯:宋蘭蘭]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