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全人類的醫學難題。
很多生活中的常見習慣,都與癌癥有關。
例如癌癥最愛的 6 個字:
吸 吃 省 懶 作 染
遠離它們,可以降低癌癥的風險。
×
01
“吸”出來的癌癥
1、吸——煙、二手煙
吸煙者,無疑已成為“癌癥的候選人”!隨著吸煙者的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小,肺癌的發病風險和概率也就越高。
吸煙,既害己,又害人。越早戒越好!
2、吸——廚房油煙
廚房油煙對人的影響,從小了說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長期油煙的吸入還可以導致肺癌。
3、吸——裝修污染
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嚴重2~5倍。在室內空氣中,大約存在5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致癌物質就有20多種,危害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氨以及酯等。
特別是甲醛,被稱為室內環境污染“第一殺手”,兒童作為敏感人群,輕則會出現輕微氣喘,重則導致惡心、嘔吐、水腫等病癥。
4、吸——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問題現在越來越受到重視。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及其衍生的化合物導致霧霾天氣。
霧霾會造成PM2.5沉積于肺部引發炎癥,進而導致惡性疾病。
×
02
“吃”出來的癌癥
1、吃得過咸
高鹽飲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世衛組織規定的是,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為6克,超過了這個量,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黏膜,長此以往,也容易誘發胃癌。
2、吃肉太多
吃肉太多,是腸癌的高危因素。過多的營養物質攝入,特別是富含絲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將更有可能誘發癌癥。
尤其如今人們的飲食結構愈發高脂肪高蛋白化,更易誘發癌變。
3、吃得過燙
我國的食物很有特點,像火鍋這類食物溫度比較高,比較燙口,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損傷食管黏膜,反復修復,長期循環很容易導致癌癥。
4、愛吃檳榔
早在2003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就把檳榔列入“黑名單”,與砒霜等同列為一級致癌物。
對于致癌原因:首先是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的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其次檳榔較硬,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創傷。
5、飲酒
研究證實: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定義的1類致癌物,是全球癌癥的主要原因,并且隨著酒精消費量的增加,癌癥數量將進一步上升。
研究表明,2020年加拿大有7000例新增癌癥病例和較重的飲酒模式有關,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結腸癌病例、15%的直腸癌病例和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
03
“省”出來的癌癥
1、發霉食物舍不得扔
黃曲霉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1類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致癌能力是二甲基亞硝胺的7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經常攝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風險。
防范黃曲霉素,避免吃發霉的食物。一旦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堅果,一定要馬上吐掉并漱口。特別是花生、紅薯、甘蔗等,花生油同樣不宜長時間存放,一旦發霉就應立刻丟掉。
2、隔夜飯菜舍不得扔
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轉變為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越多。
偶爾吃一頓沒有關系,但如果我們長期吃這樣的剩菜,攝入的亞硝酸鹽很多,從而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會致癌。
×
04
“懶”出來的癌癥
1、懶得運動
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的概率。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癥。
2、懶得上廁所
習慣了憋尿,不但會損傷膀胱,增加尿頻、尿失禁風險;降低膀胱黏膜抵抗力,易發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腎臟,刺激前列腺,誘發炎癥等。有研究顯示,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更高。
3、懶得體檢
很多癌癥患者拖到晚期癥狀出現才去醫院,這時查出癌癥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醫生也沒有辦法。
×
05
“作”出來的癌癥
1、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是腫瘤高發的一個誘因。因為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
2、長期過勞
人體就像一個彈簧,過度勞累直接導致人體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
預防肺癌,不要過度勞累。許多肺癌患者的共性是,都特別勞累、工作壓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還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重度抽煙。
3、不規律飲食
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比如:為了趕時間,吃飯狼吞虎咽;生活無規律,吃飯經常是“饑一頓、飽一頓”,甚至經常連早餐都不吃,有時還暴飲暴食;熏肉、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使用多次的高溫食用油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質。
×
06
“染”出來的癌癥
癌癥是由于自身細胞基因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并不會傳染。“染”指的是細菌病毒感染。研究發現,某些病毒和細菌可能與某些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
1、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會增加肝癌的發生概率。
2、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與宮頸癌、肛門癌、外陰陰道癌、陰莖癌和口咽癌等的發生相關。
3、除了病毒,某些細菌也與癌癥的發生相關,其中最為明確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門螺桿菌(Hp)與胃癌、胃淋巴瘤的關系。
預防小妙招!!
1.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
2.避免細菌、病毒感染。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細菌、病毒。
3.規范體檢。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
4.選擇正規醫院接受規范化治療。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