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頤和園等市屬公園將舉辦近百場主題科普活動

發布時間:2022-04-15 15:25:09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吳其蕓)4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2022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于4月16日正式啟動,將持續帶來北京植物園、頤和園、天壇公園、北京動物園等市屬11家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及北京市園林學校的37項近百場主題科普活動,預計持續到5月20日。

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科技處處長宋利培介紹,此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科普互動的方式開展。線上平臺將依托“科普公園”微信公眾號,設置“春花科普云播”、“聽·花開的聲音”、“聽·古樹的聲音”、“身邊的飛羽精靈”、“生物多樣性科普互動”五個板塊,通過科普云播、春花賞析云打卡、科普互動答題、科普展覽等多種形式,結合各公園生態導賞活動,向市民游客傳遞生態文化、春季植物、野生鳥類等多個門類的自然科普知識。與此同時,頤和園、中山公園、香山公園等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還將舉辦科普展覽、科普課堂、科普講解等線下活動。

附:北京市屬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

板塊1:“滿園春色探尋植物奧秘——春意京城,科普同行”春花科普云播——春日的繽紛浪漫

通過“科普公園”微信公眾號在線科普云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期間陸續推出春花科普云導賞,帶市民游客走進北京市屬公園的花海,一同認識春天里的花卉,同時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及園林植物養護、花卉文化等內容進行科學普及。系列云播活動首場將推出天壇二月蘭花海及陶然亭海棠盛景,4月下旬將陸續推出郁金香、蘭花、牡丹和珍稀瀕危植物的云播活動。

板塊2:“聽·花開的聲音”線上春花科普互動活動。

結合市屬公園“一園一品”名花及春季特色植物,“科普公園”微信公眾號推出云賞花卉欄目,精選市屬公園常見春花及傳統特色花卉,以美圖、科普講解、科普文章的形式,鏈入名花科普賞析,了解中國傳統花卉文化及背后的科普知識。

板塊3:“聽,古樹的聲音”線上古樹云打卡活動

公園中的古樹被大家稱為“活文物”,“科普公園”微信公眾號帶領市民游客云賞市屬公園二十五株古樹,通過科普講解員的解說了解每株古樹背后的歷史故事,同時還可參與互動答題、趣味游戲、照片征集等豐富的線上活動。

板塊4:“身邊的飛羽精靈”——身邊的鳥類科普互動答題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公園中的常見和珍稀鳥類也越來越多。根據中心《市屬公園鳥類調查與保護研究》課題研究,在市屬公園里觀測有249種野生鳥類,占北京市有記錄鳥類種數的一半以上。為了讓市民游客進一步了解科普知識,十一家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在活動期間將舉辦“身邊的飛羽精靈”鳥類科普展。

板塊5:生物多樣性科普互動分會場活動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期間,市屬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及園林學校將圍繞動植物、鳥類、昆蟲科普等相關主題開展多種線上、線下的生態活動。

◆頤和園·“頤”花珍木植物主題科普體驗

活動期間,頤和園將開展多種線上科普體驗活動。“頤”花珍木植物主題科普體驗將“賞皇家園林、學園林生態、識春季花卉、繪自然筆記”四個環節貫穿其中,邀請游客線上體驗皇家園林造園藝術及生態環境之美。同時在公園東堤還將舉辦春“頤”盎然——頤和園春花美圖與科普展,使游客在欣賞美圖的同時了解科普知識。

◆香山公園·“保護山林小衛士”自然導賞

香山公園將通過微信公眾號招募20組家庭,邀請游客參與科普小課堂、林間觀察及釋放天敵昆蟲等活動,增加市民游客對生態保護,園林蟲害防治的了解與認知。

◆中山公園·邂逅春花兒——郁金香

中山公園以郁金香春花觀賞季為依托,通過公園微信公眾號招募游客來到園區,通過講解員的解說進一步了解郁金香的栽培歷史、品種、習性以及養護知識。

◆玉淵潭·濕地生態導覽

玉淵潭公園將帶領游客參觀濕地保育區,展示公園生態景觀及鳥類、昆蟲、獸類等野生動物生活棲息的精彩畫面。講解濕地生態、動植物知識、歷史文化和有趣的生態故事。

◆中國園林博物館·巧奪天工的生態和諧

活動期間,中國園林博物館將以巖石園為主題開展多場次科普互動體驗,邀請游客走進展區內的巖石園,通過觀察,了解巖石園的設計要點以及巖石植物的科普知識。

標簽: 生物多樣性 園林博物館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